大安观察 | “新农人”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
在寿宁县大安乡水洋村,村民陈青兰完成新一轮有机银耳厂房的降温、通风作业,观察一下厂房门口的温湿度实时监测屏,确保有机银耳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穿过村口小公园和村内巷道步行15分钟就回家生火煮饭了。“在村门口就可以打工干活,我们在厂里学习有机银耳的管理,当学徒一个月就有3000元的收入,学好技术,以后还可以自己承包管理一个车间,在家门口就可以挣到钱,真的太好了!”。陈青兰向笔者诉说“在家门口打工”的幸福,作为水洋村“一户一车间”食用菌厂房第一批返乡打工人,陈青兰的故事吸引了一批在外务工村民返乡。
1月30日,在水洋村“新农人”回村工程动员座谈会上,福建菌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向村民详细介绍如何以务工、管理、承包等三种方式参与有机菌菇生产运营,承诺提供免费生产技术传授指导,并实现统一供菌和收购。周昌经副县长会上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水洋村要坚持以党建引领推动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全力吸引和组织“新农人”回村发展,以“新农人”回村推动乡村振兴,大安乡要明确重点村庄,集中资源力量,重点打造一批“新农人”回村工程样板村。
“阿建书记,我和我老公都要报名村里的食用菌项目。”在广东打工的陈秋香听说村里的食用菌项目踊跃报名。随着“一户一车间”生产基地最新生产运营模式落地,1天时间就有20余村民向村委报名申请回村务工。
“村中有人,才能推动乡村振兴,村中有产,才能留住父老乡亲。得益于党委、政府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视和推进,水洋村落地樱花、食用菌、林下经济产业,农村人居环境也逐年改善,吸引越来越多在外村民回村生产、务工。”水洋村支部书记陈阿建感慨到。
近年来,寿宁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1+4”生态高效产业,实施“新农人”回村“十百千”工程,着眼农业增产和“新农人”增收。以食用菌产业作为重点,引进食用菌龙头企业,在水洋、坝头、下党3个村先期建设寿宁“一镇一工厂+一户一车间”有机珍稀食用菌现代工厂化周年生产基地。总占地面积61.2亩,投资约5300万元,建设有机银耳、茶树菇生产车间136间,达产年产量鲜菇526吨,年产值2740万元,年利润1150万元以上。解决就业岗位136人,年带动户均增收6万元,每村村集体经济增收40万元。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通讯员 吴志宏
编辑:林宇煌
审核:刘宁芬 林珺
责任编辑:林宇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