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观察|寿宁:“碳汇+区块链”蹚出绿色发展新路
3月12日,一辆辆新能源车缓缓驶入寿宁县下党乡碑坑山村光储充放智能充电站,车主熟练地将车停靠在智能充电桩旁给爱车充电;不远处,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建造的零碳茶馆,游客三五成群,悠闲地品着下党红茶。
近年来,寿宁县大胆创新,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和丰富的红色文化底蕴,探索推出独具特色的“红色碳汇+科技”生态产品,成功搭建红色旅游、生态保护与碳汇开发协同发展模式,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走进零碳茶馆,工作人员热情地给游客介绍碳汇知识:“日常生活中,咱们衣食住行各个环节都会产生碳排放,通过我县推出的‘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微信小程序能轻松算出自己的碳排放量。”工作人员拿起手机边演示边介绍,“扫一下二维码,点进‘个人碳计算’,算出结果购买相应的碳汇产品就能实现‘碳中和’。”游客们纷纷进行尝试,购买“下党乡红色碳汇”产品后,手机里随即收到一张电子“碳汇证书”。
寿宁县森林资源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72%。近年来,为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开展“红色+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项目,在全国首创《“红色+碳汇”(县域)生态产品评估方法学》,对县域内因人为采取森林经营管护等措施而提升的净碳汇量进行评估。同时,探索开展“红色+碳汇”生态产品交易,上线“红色+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依托区块链技术,将境内乔木林产生的每平方米的固碳潜能转化为直观可量化、能进入市场交易的碳减排量。
“碳汇产品的核心价值在于数据的真实性与可追溯性。我们直击传统碳汇交易痛点,引入区块链技术从底层架构杜绝数据被篡改的隐患,精心打造了‘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微信小程序,推出红色碳汇生态产品以10千克为一个基本单位,每个单位产品被赋予独一无二编码。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普通个人,只需在微信中进入小程序,就能轻松完成碳排放量计算,选购心仪的碳汇产品。每笔碳汇交易一旦完成,平台立即注销该编码,购买成功后还能获得‘碳汇购买荣誉证书’。”寿宁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截至目前,已有近百名个人用户和3家企业共认购了寿宁“红色碳汇”749.71吨。
来源:闽东日报通讯员 吴苏梅 叶凯翔
编辑:邱祖辉
审核:刘宁芬 吴明顺
责任编辑:邱祖辉
(原标题:宁德观察|寿宁:“碳汇+区块链”蹚出绿色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