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霞浦新闻

霞浦县:挪窝“拔穷根” 叩开“幸福门”

2016-10-21 09:21 来源:宁德网 茹捷,陈清

宁德网消息(记者 茹捷 通讯员 陈清)虽然已经搬进新居快一年,但每逢夜里下雨,家住霞浦县松港街道江边新村的李忠孝仍会习惯性的惊醒。当看到身处新房后,他会带着一丝微笑继续进入梦乡。

49岁的李忠孝曾是地地道道的“山里人”。在去年之前,他人生中的40多年都是在松港街道利洋村天门岭自然村的山中渡过的。

“那时住的是土木结构的老房子。由于屋子年久失修,破损很严重,一旦遇到雨天,往往是屋外大雨,屋内小雨。我和妻子不得不忙着找盆接雨。”这使得李忠孝对下雨极为敏感。

虽然也曾动过搬家的念头。但对于一个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的家庭来说。搬迁无疑是个奢望。

2013年,李忠孝一家的命运开始发生改变。霞浦县对松港街道利洋、江边、八斗贝、岭头等4个行政村的400多户造福工程搬迁户进行搬迁。而李忠孝一家也出现在名单上。

“政府不仅在购房上给予补贴,还协调银行为我们办理贷款。多年的搬迁梦终于变成了现实。”李忠孝感慨地说。

2016年春节前,李忠孝喜迁新居。

“挪窝”为李忠孝带来的不仅是居住条件的改变,“下山进城”后,他和妻子都在新村周边的企业找到了工作。两人每月总收入达到了5000多元,不仅偿还银行贷款绰绰有余,小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在霞浦,像李忠孝这样通过“挪穷窝”叩开了安居乐业“幸福门”的例子还有很多。

据了解,近年来霞浦县不断加大力度,努力通过“整村搬迁、集中安置”的做法,逐个“消灭”小自然村。为解决造福工程实施对象搬迁资金紧缺的难题,该县在省级补助标准的基础上,实行困难计生户、少数民族、贫困残疾人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政策叠加。同时,积极整合用于解决边远小自然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资金等,统筹用于新安置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仅2015年,全县就完成造福工程搬迁1026户、3801人,今年还将完成搬迁1100余户4000多人。

责任编辑:叶朝玉

关键词

李忠孝 搬迁 松港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