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霞浦新闻

新春走基层 2016我的脱贫故事: “近邻”助我再起航

2017-01-19 10:00 来源:宁德网 张文奎

何顺清(左一)与合伙人捕鱼归来。

何顺清(左一)与合伙人捕鱼归来。

汪淑兰(左一)缝补渔网。

汪淑兰(左一)缝补渔网。

宁德网消息(记者 张文奎 文/图)军民鱼水意浓情长,在宁德市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中,同样可以看到边防官兵的可爱身影。去年,霞浦县长春镇渔洋垾村渔民何顺清,为女儿治病返贫,在霞浦渔洋边防派出所全体官兵的努力和帮助下,何顺清渐渐地走出了困境——

1月18日14时47分,天空飘着细雨,在霞浦渔洋垾村北兜沙滩,何顺清的妻子汪淑兰,提前2个小时来到堤岸,一边缝补渔网一边等着丈夫归航。在等待的间隙,她和记者聊起了过去一年如同潮汐一般的生活。

生活在海边,汪淑兰瞧惯了潮起潮落,却也波澜不惊。然而,2016年5月24日,其女儿何小琼遭遇了一起车祸,打破其一家原本平静的生活。在霞浦县城一家医院当临时工的何小琼,当天在上班途中被一辆疾驰而过的汽车撞倒,颅内出血,全身多处粉碎性骨折,被紧急送往福建省立医院治疗。伤势严重的何小琼被送入ICU重症监护室,30多万元的治疗费,对这个靠讨小海为生的渔民家庭而言,无疑就是“滔天巨浪”,瞬间压垮整个家庭。

“老父亲90多岁,小儿子还不到2岁,全家就靠老何一个人出海讨生活,女儿发生车祸,犹如晴天霹雳。”汪淑兰回忆起“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日子,眼睛露出了些许的惊恐和无奈。

为救女儿,已近天命之年的何顺清只能回村里挨家挨户借钱,但偏远弱后的渔洋垾村的渔民们都不富裕,两天筹到的钱也只是杯水车薪,何顺清把家里唯一的谋生工具,与别人合股造的泡沫渔船也卖了,依然于事无补。正当何顺清犯愁之际,与他家仅一墙之隔的渔洋边防所官兵们得知消息后,纷纷解囊相助。

这位特殊的“近邻”兵分两路,利用网络及新媒体,线上线下忙活起来。一路官兵通过微信发起了“轻松筹”活动;另外一路联系霞浦团县委,深入辖区进行募捐。该所所长刘建明还积极联系霞浦核电、中交一航、中交四航等大型企业,入场开展募捐活动,当天就募集善款13万元,加上微信活动,先后为何小琼募集医疗费26万元。

接过善款的何顺清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辈子他没见过这么多钱,更没见过别人不求回报地为他的女儿捐助这么多钱。有了这笔善款,何小琼及时得到救治,脱离了生命危险,并于2016年8月9日顺利出院。

“虽然救治他女儿的医疗费有着落,但何顺清的生产工具卖了,女儿出院后疗养还要一大笔费用,我们考虑到因病返贫后他们家的生活出路问题,将他确定为立档建卡贫困户。”刘建明说道。

在这位“近邻”的帮助下,讨海为生的何顺清再次扬帆起航,和其他渔民一道出海捕捞鳗鱼苗,每个月有6000多元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有了起色。“没有边防官兵给我募集的20万元,我现在都不知在哪里。我爸爸也不可能再出海打渔。这位‘邻居’给我的不仅是钱,更是希望和勇气。”何小琼笑着说道。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说到军民鱼水情,何顺清与渔洋边防所的官兵们缘分不浅。汪淑兰曾在边防所的食堂里煮过两年饭,何顺清的父亲也曾在边防所帮忙清理垃圾,边防官兵们逢年过节都会去看望他的老父亲。

听着汪淑兰讲的脱贫故事,何顺清的渔船已从远处缓缓归航,靠近海堤,换乘小舢板,满载着新鲜的海货上了岸。

上了岸,何顺清递给妻子一大袋的鲜活皮皮虾,使了个眼色,妻子朝着边防所走去。何顺清用自己的方式感谢“近邻”,每次归航都会特意挑海鲜送到边防所,但每次都被官兵们拒绝。

“富民才能固边,群众就是我们的亲人。将打好扶贫攻坚战和‘固边3号’行动深度结合,推进军民融合的创建,是我们边防官兵义不容辞的责任。等小琼痊愈后,我们考虑联系附近企业帮助她再就业,也计划让汪淑兰到所里做事情,以补贴家用。”刘建明说道。

责任编辑:叶朝玉

关键词

何顺清 汪淑兰 何小琼 渔洋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