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贫困村脱贫致富
——记省下派霞浦第四批省级重点扶贫开发村驻村第一书记
南塘村修葺一新的村小广场。
宁德网消息(夏斌 文/图)2月3日,农历正月初七,也是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一大早,驻村干部李旭就从省城家里出发,赶往200多公里外的霞浦县盐田畲族乡南塘村,看望乡亲们,和村干部一道商量“二月二”畲歌筹办事宜。
与此同时,与李旭一道同样下派驻村的姚良光、郑忠武等几位驻村干部,也都纷纷告别家人,奔赴各自所驻的村……
村容村貌靓了
2014年4月,由省委统战部组织下派霞浦县的第四批省级重点扶贫开发村担任第一书记、分别来自省委统战部、民进福建省委、省船舶集团公司马尾造船厂、省国税局、省船舶集团公司东南造船厂、福州海关的谢利华、李旭、姚良光、郑忠武、张清云、黄禄华6人,从省城福州来到霞浦县的长岩、南塘、濂溪、龙湾、承天、下岐6个省级重点扶贫开发村。
“驻村担任村书记,对我们这些来自机关的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从未有过的考验。”来自民进福建省委机关、担任此次下派驻村队员组长的李旭说。
然而,仅短短的几个月,他们很快就实现了从“门外汉”到“内行人”的转变,每个人都基本熟悉了自己所驻村的村情,开始谋划三年驻村帮扶规划。
“我们所驻的每个村,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除了贫困外,村容村貌都很差。”李旭说,“我们除了全力帮助各村脱贫外,同时着手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让良好的环境,改变村民的精神面貌。”
南塘村按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详细规划,从2014年起,先后硬化村内道路、浆砌排水沟、实现家禽圈养、村道两旁绿化美化、垃圾集中处理,全村家庭旱厕改水冲,同时整修了具有浓厚畲族风格、内藏200多件畲族珍贵物品的霞浦县畲族第一文化站,还修建了村有史以来首个休闲小广场……
濂溪村绕村而过的村前小溪,脏物淤积,溪水污浊,成了“臭水沟”,溪上的小桥也岌岌可危。姚良光驻村后,带领乡亲们对小溪进行了清理。经过清理,溪道通畅了,溪水清澈了,溪上也修起了新桥,流经村前数百年的小溪,重又露出靓丽的容貌。
地处边远偏僻的北壁乡下岐村,在驻村第一书记黄禄华的奔波下,建成了村垃圾处理场及配套道路部分硬化施工,聘请了2名卫生保洁员和1名垃圾车驾驶员,配置垃圾车及100个垃圾桶,使这个偏僻渔村,彻底改变了昔日脏乱的面貌。
还有长岩、承天、龙湾3个村,也都结合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硬化村道、清淤沟渠、种树栽花,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其中,南塘、濂溪、龙湾、长岩4个村先后被确定为全省“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重点村。
村民腰包鼓了
李旭他们所驻的6个村,均是省级重点扶贫开发村,如何带领帮助村民早日脱贫致富?成了每个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的重中之重。
“帮助贫困户脱贫,治标固然重要,但治本才是最终目的。”李旭说,各村都根据本村实际村情,制定并逐步实施村民脱贫致富计划。
地处偏僻的濂溪村,有100多亩早些年种植的高山晚熟高优葡萄,质优上乘,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没能规范运作,葡萄的产量、质量和销售都受限,村民难增收。
姚良光驻村后,帮助成立了主营葡萄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对全村葡萄从种植到销售,进行统一的规范管理。还争取到10万元资金,推广葡萄大棚种植,葡萄的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
为打开葡萄销路,他带着葡萄回省城,登门拜访亲朋好友,帮助村里推销。在他的努力下,连续两年,濂溪村的葡萄开采后,很快销售一空。2016年,全村葡萄增收18万元,种植户每户增收1.5万元,是种植葡萄以来收入最多的一年。
下派承天村的张清云,根据实际村情,帮助村委制定了发展“红花油茶种植和生态家禽养殖”发展规划,把两大产业作为村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抓手,通过将扶贫资金投入合作社入股的形式,以点带面带动精准扶贫户增收脱贫。
地处边远山区的长岩村,所产的高山晚熟葡萄、无公害优质红米远近闻名。谢利华和村两委一道,分别建立了高山晚熟巨峰葡萄大棚种植、优质红米水稻、苗圃种植、林下养鸡4个示范基地。注册成立了村属农副产品商贸有限公司,采取“公司(村集入股)+合作社+农户( 建档立卡户为主)”经营模式,借助阳光城集团平台,实行定制、认购等,解决优质农产品销路问题,提升附加值,在共赢的基础上,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早日脱贫。
2016年,6个村的村民人均收入均达到1.4万元以上,比2014年增收4000多元。
村财收入增了
驻村前,6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几乎都是零收入,村财的薄弱,导致了许多村级公益事业发展受阻。
位于海边的南塘村,新鲜小鱼、虾捕捞量大,小鱼虾加工的鱼露,味道鲜美独特,调味品市场前景好。村委盘活村中一家传统的鱼露半成品作坊,成立了“霞浦欣畲食品有限公司”,通过集体、个人投股的形式,对半成品鱼露进行深加工。同时与福建海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潘氏食品有限公司结成帮扶对子,联手合作。
在潘氏食品公司的帮助下,欣畲公司除了经营鱼露,还兼营酱油等调味品。目前,“南塘味道”品牌的鱼露、酱油已经上市,市场前景看好。“今后,每年村财将有数十万元的固定收入。”李旭说。
“虽然第一笔收入不多,但毕竟实现了村财零的突破。”沙江镇龙湾村村委会主任阮呈兵提起5万多元村集体收入,喜形于色。
2015年,经过挂钩帮扶的省国税局和驻村第一书记郑忠武的支持努力,村里流转了120多亩弹涂鱼养殖塘,种植收获期短、效益好的无公害水稻,获得丰收,纯收入5.5万多元。
“尽管村财实现了零的突破,但这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要求还相差甚远。”郑忠武说,“我们将在继续发展短、平、快项目的基础上,利用当地资源和产业优势,建立党员脐橙示范基地、饲养当地土鸡等长远经济项目,真正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承天村分别流转当地独有的油茶稀有品种红花油茶林和高山晚熟杨梅果园近50亩,作为村级集体长期收入来源。“两个产业全部进入采收期后,村财每年将有五、六万元的稳定收入。”驻村的张清云说。
下岐村人多地少、产业单一,村财增收难度大。村两委通过规范村庄早市果蔬摊点,与早市摊主签订场地租赁协议,将村自来水服务对外承包,在水费定价的基础上,由承包人向村委上缴利润,规范渔港码头吊装服务,通过对外承包吊装设施等多项措施,有效增加了村财收入。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