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霞浦新闻

霞浦容山纳海 立新致远(2)

2017-04-21 10:01 来源:宁德网

筑牢承重龙骨  开启幸福生活

1 

霞浦第四小学

今年3月,备受霞浦市民关注的霞浦第四小学全面竣工,比原定计划提前两个月交付使用。

该校总投资1.02亿元,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共设60个教学班,可容纳2700名学生,学校采用连廊工设计,功能齐全,将有效解决周边居民及进城务工子女就学难问题。

作为霞浦县“五个年”——教育卫生深化年活动的重要项目,霞浦四小的建成投用,补上了该县民生工程提升行动计划的重要一环。

改革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成果惠及广大民众。今年,霞浦县委、县政府将通过开展精准扶贫攻坚年、交通建设突破年、水利设施建设年、环境治理提升年、教育卫生深化年“五个年”活动,筑牢民生领域的“幸福保险箱”。

围绕教育卫生深化年,目前正加快实施“名师、名校长、名校”和“名医、名科、名院”工程,着力解决好城乡教育、医疗资源不足和不均衡的问题,重点解决好55个边远卫生所“空白点”问题,提升教育办学条件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围绕交通建设突破年,全力抓好三沙疏港路、东冲路和水门、柏洋通乡路建设,加快抓好乡村公路晋级改造。

加快脱贫“摘帽”工作,将其列入今年县委、县政府一号工程,通过进村入户摸清底数,因地制宜、因村因人施策,确保今年率先实现脱贫“摘帽”。

水利建设方面,以全面落实“河水制”为抓手,突出抓好防汛备汛工作,强化各类预案的完善和演练,强化防洪排涝、地质灾害点等各类隐患的排查整治,全面加快渔港、海堤、水库、塘坝等春修水利建设,确保5月底前全部完成水毁修复任务。

狠抓环境卫生治理,推进城区环城一重山绿化,完成造林绿化任务,提升森林覆盖率;完善环保网格化监管,规范工业园区危废集中管理,持续抓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不断改善居住环境。

把好方向之舵  引领脱贫致富

建设中的霞浦东冲路A3标段 朱世刚摄

建设中的霞浦东冲路A3标段

3月29日,在霞浦县松港街道江边村造福工程一期霞美花苑内,一个门前路面正在整修的“便民服务代办点”成为大家讨论的新鲜事。代办点门口醒目地挂着两块牌匾:“中共霞浦县松港街道江边扶贫总支部委员会”和“中共霞浦县松港街道江边造福工程支部委员会”。

江边村造福工程点不仅安置了本村的造福工程移民,还有利洋等3个建制村的群众。如何实现“大帮小、富带贫、强带弱”联动效应?党组织“村村联建”成为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一个创举。

只有抓牢基层党建,把基层组织建设得生机勃勃、坚强有力,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为持续推进地方改革、发展与稳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为此,霞浦县不断在党建促扶贫上出新招。

通过深化“党建富民强村”工程,推行“支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桥头堡”作用;持续深化“领头雁”工程,选优配强贫困村带头人,推进党员结对帮扶,支持党员能人创办领办致富、带富项目。特别是党委书记要带头领办发展村财项目,采取盘活资产、资源,资金入股、土地流转等方式,主动推进村财项目,确保以最快速度落地见效。

今年,县委、县政府还推出了三重“党建礼包”:将在职村主干工资提高至每月2000元,其中乡镇一级配套200元作为绩效奖励;建立优秀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岗位津贴;建立县级党内关怀促进会。各乡镇(街道)也着力在管好带好党员干部队伍上花大力气,尤其是各级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带头领办1至2个基层党建重难点项目,带动全县党建工作上新水平。

夯实基础,订好制度,让干部在扶贫工作中转变作风,以真心诚心用心服务基层。

目前,霞浦县已将实现率先脱贫“摘帽”作为今年全县一号工程和头等大事,科学制定攻坚计划,强化组织保障、措施保障、政策保障、纪律保障,切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围绕造福工程、信贷扶贫、技能培训“三项重点”,确保建成造福工程“百户点”3个,搬迁贫困人口3270人,完成贫困户脱贫1930户、6359人。

随着“开发三都澳、建设新宁德”全面启动,霞浦作为开发三都澳的重要板块和核心区域,已迎来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在新一轮发展中,霞浦立足港口、岸线等海洋资源优势,容山纳海,立新致远,全力打造“六个霞浦”,争当“开发三都澳、建设新宁德”的主力军。

□ 本版由霞浦县委报道组组稿

责任编辑:叶朝玉

关键词

霞浦 霞浦县 乡村 产业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