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引领贫困畲村 脱贫致富路——霞浦县沙江镇大墓里村见闻
宁德网消息(夏斌 林清莲)田地间,一畦畦修整有序、整齐划一的园地里,三三两两的农户正在为番薯育苗忙活着;村庄里,老人、孩子们正在村小公园休闲、嬉戏,尽情享受安逸的时光……初夏时节,我们来到霞浦县沙江镇大墓里村,看到了这个昔日贫困落后的畲村焕发出的生机和活力。
位于沙江镇西北部的大墓里村,原来交通不便,立地条件恶劣,村民以经营传统农业为主,是个典型的山区村。2010年,村民人均收入仅3120元,曾经被列入市级贫困村。
如何让穷山村走上致富路?村党支部一班人颇费了一番心思。在村党支部原书记雷石英带领下,村两委主要成员外出浙江、江苏等地考察,经过多方寻找和选择,并经过村民代表大会确定,最后选择适合本村发展的种植甘薯,加工淀粉和粉丝,作为“一村一品”发展项目,促进村民增收。
2010年底,注册资金60万元,由5名党员牵头组成的“霞浦县大墓里三民甘薯淀粉专业合作社”成立。
2011年,合作社引进甘薯新品种“瑞薯8号”“平阳红”等,全村试种60多亩,当年获得丰收,全村生产薯粉40多吨,产值360多万元,社员人均增收3000多元。
尝到甜头的种植户,积极性更高了,其他村民也从中看到了致富的希望,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社。2012年,合作社新吸纳社员103人,甘薯种植面积增加到800多亩。
“合作社刚成立,我们就把贫困户列入必入社对象,动员他们入社。”雷石英说,成立第二年,18户贫困户就全部成了社员。
随着合作社的规模和甘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为进一步适应市场竞争,村党支部和合作社又把发展的眼光瞄向甘薯品种的更新换代上。
从2013年,全村改种从福建省农科院引进的“泉薯9号”“福薯系列”等具有高产、抗病虫害、品质量好等特色的甘薯高优品种。合作社还承担了省农科院甘薯新品种“福薯8号、9号、16号、219号”和“紫薯”的实验栽培,并获得成功,通过验收,从而使大墓里村的甘薯种植产业跃上一个新台阶。
2013年12月,国家农业部甘薯研究所所长深入大墓里村调研甘薯种植情况,称赞该村是我国南方地区单个建制村种植甘薯面积最大、亩产量最高、品质最好。
甘薯种植、淀粉加工获得成功,并初步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产业和市场。村党支部和合作社并未就此停滞不前,他们再次把发展的眼光转向淀粉深加工、提高淀粉附加值。
“我们充分利用本村淀粉纯天然、无污染、品质好,是地道的无公害绿色食品等有利条件,加工粉丝。”雷石英说,并成功注册“山哈”牌粉丝商标,将原来单一生产甘薯淀粉,发展成为淀粉、加工粉丝的甘薯系列产品。
“原来销售1公斤淀粉大约10元左右,现在加工成粉丝,每公斤销售价可达52元左右,乡亲们的增收也随之提高。”村党支部书记钟国清一席话,道出了村民增收的“秘诀”。
其实,在找准发展项目,促进村民增收致富的后面,村党支部还发挥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作用。
“当甘薯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后,村支部和村委会就明确要求种植户实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销售、统一生产标准的‘五统一’运作模式,确保了整个产业科学化、规模化健康发展。”雷石英说。
合作社还实行垫付和统一采购等方式,重点帮扶贫困种植户解决生产资料等生产成本困难。几年来,共为困难种植户提供帮扶生产成本等资金160多万元,举办技术培训班8期,培训社员及村民970多人次。
“每年甘薯收获农忙季节,村党支部就组织党员干部群众,组成抢收小分队,帮助缺乏劳力的种植户抢收甘薯、加工淀粉。”钟国清说。
如今,大墓里村的甘薯淀粉和粉丝以其独具的特色,已享誉省内外市场,产品供不应求。2016年,全村甘薯种植面积1500多亩,加工淀粉140多吨、粉丝近50吨,淀粉、粉丝产值365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1530元,入社的18户贫困户,已脱贫11户。
“这些年,村里的甘薯种植规模能不断扩大,乡亲们的收入能不断增加,村支部和村干部确实花费了很多心机。”正在金沙造福工程点忙于建新房的贫困户钟仕钦言语间,无不流露出对村委一班人的赞赏。
“大墓里村发展甘薯种植产业,不仅促进了本村村民的脱贫增收,同时还带动了周边乡镇村庄的甘薯种植产业发展。”沙江镇党委组织委员卓李斌说,本镇的古县、南屏以及邻乡水门等村种植甘薯农户达1200多户,发展甘薯面积6000多亩,促进了周边乡村的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