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着力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打通文化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沙古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棋牌室里,村民在下棋娱乐。
宁德网消息(记者 王志凌 通讯员 陈清 文/图) 11月3日,华灯初上,霞浦县三沙镇古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便热闹了起来。室外,是踏歌起舞的广场舞人群;室内,是打牌下棋,或看书、打乒乓的各式兴趣爱好者。人头攒动,欢声笑语。
据了解,这个文化服务中心经改造提升,于今年10月初开放,建有党建室、科普室、图书室、健身室、棋牌室等“五室”及文化长廊、文体广场等。徜徉其间,古朴的装修设计,装点的诗歌雅句,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渔村文体活动少,这个中心的投入使用,比之前的规模更大、项目更多,让当地群众多了一个好去处。”村委会主任陈祥宝说。
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是霞浦县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点定位、着力推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该县专门成立以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组长,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公共文化建设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县财政还安排100万元作为建设补助经费,形成齐抓共管、统筹安排、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据介绍,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霞浦制定了基本标准:乡镇(街道)“一栏一厅一场七室”,即一个宣传文化栏、一个多功能厅、一个文体广场、一个教室、一个展览室、一个体育健身室、一个书刊阅览室、一个广播室、一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室、一个科普活动室;村(社区)则“一栏一场一点五室”,即一个宣传栏、一个文体广场、一个农村电影固定放映点、一个图书室、一个多功能室、一个科普活动室、一个广播室、一个文体活动室,统筹安排场地,实现综合利用,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
立足实际,霞浦典型引路,通过乡镇推荐、调查摸底、综合评定的办法,选定5个重点乡镇、11个重点村(社区)着力建设,以形成可学、可看、可推广的典型,辐射带动全县30%的乡镇(街道)、25%的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为加快这些重点村项目建设,霞浦聚集各方力量,提供建设保障。县文体新局为每村配备500册图书,科协对科普活动室建设进行指导和帮助。该县还将这11个重点村建设项目与“老年人康乐家园”项目相结合,为每村争取到2万元的经费补助,形成建设合力。至目前,11个重点村(社区)基本完成五室修缮、装修工程;电子设备、健身器材等大部分设施基本采购安装到位;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标识牌、科室牌、制度牌等均已定制,部分上墙;室外宣传栏、文体广场及电影放映点大部分已建成。5个重点乡镇(街道)均已完成规划布局,正在全面建设。
11月1日,霞浦县还专门召开现场推进会,交流工作经验、查找薄弱环节、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年底完成11个重点村(社区)项目建设,并带动全县30%的乡镇(街道)、25%的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让基层群众有更多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