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之星”的变身之路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王志凌 通讯员 郑小倩)初夏霞浦,天高云淡。一畦畦茶园沐浴着阳光,金光闪闪。
见到钟石香时,他正头戴斗笠,在茶园里修剪茶树老化的枝干。伴着割灌机阵阵轰鸣,一排排茶树被剃得齐整。阵阵茶香,随风而来。过段时间,这些茶树会再冒新芽,迎来新一轮采摘。
“今年茶叶行情不错,春茶收入了2万元左右。”钟石香脸上流露着喜悦的神情,浑身好似有着使不完的劲。
一年前的钟石香,可不是这般模样。
现年48岁的钟石香,霞浦县水门乡大坝村村民,一家三口。2011年,他因腰间盘突出,无法从事磨石板材的体力活,回乡休养。当时,村里正发展雷竹产业,效益良好。闲不住的他便先后投入4万多元,也种上了4亩多雷竹。然而,新种的雷竹还未到出笋期,妻子患病,孩子上学,钟石香辛劳务工攒下的7万元积蓄便消耗殆尽。生产、生活的经济负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2017年初,他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扶贫先扶志,只要不失去希望,通过激发内生动力,提高脱贫主动性,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水门乡经管站站长庄孝党告诉记者,针对钟家的实际情况,乡党委、政府与村两委和钟石香沟通后,精准帮扶、精准施策,鼓励他扩增雷竹种植,把发展产业作为长期性的脱贫致富路子,帮助他树立信心,提高生产积极性。
通过帮扶,钟石香贷款3万元用于发展生产,乡政府给予发展资金、助学补助金,还引导他参与“雨露计划”培训,提高种植技能,并加入合作社……多方发力,钟石香肩头的压力小了,放手生产,致力脱贫。
至2017年底,钟石香已发展雷竹近10亩。其中,5亩丰产,扣除各种成本,收入近4万元;租种的约10亩茶园,增收近万元;养殖蜜蜂,借助网络平台销售蜂蜜,也获利近6000元。他不仅摘掉了“贫帽”,还被评为霞浦县2017年度“脱贫之星”,幸福变身。
今年,钟石香的心更大了。
“把蜂箱扩增到30个,再开垦家里的荒地,种十几亩的茶树,雷竹以后每年也可以增加收入……”细数增收项目,憧憬美好生活,钟石香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