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霞浦新闻

霞浦:激扬筑梦新时代 赶超发展谱新篇

2019-06-12 16:46 陈清 黄光亮

1

宁德网消息(陈清 黄光亮)霞浦,福建省最古老的县份之一,1737年的建县历史,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也是连接长三角、珠三角的必经之地,享有“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的美誉,享有“中国十大风光摄影胜地”“中国最美丽的滩涂”等美称,蕴藏宝贵的港口岸线和充裕的土地后备资源。

激扬筑梦新时代。去年来,霞浦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要求,主动融入市委市政府“一二三”发展战略,聚焦聚力改革创新、固本强基、协调发展、优化结构,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一湾两半岛”开发,奋力谱写新时代霞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招商引资 注入新鲜“血液”

3月6日,时代一汽动力电池项目一期正式动工并进场打桩,标志着霞浦又抱回一个“个头大、颜值高、气质佳”的“金娃娃”。

时代一汽动力电池项目是省市重点项目,是宁德时代新能源公司与中国一汽集团强强联合的智能化汽车动力电池生产项目。该项目位于霞浦经济开发区,规划用地面积644.2亩,总投资60亿元,规划建设智能化生产线6条,形成20GWH动力电池产能。预计投产后年产值200亿元,税收12亿元以上。同时,该项目落地后可直接吸纳就业数千人,并带动产业链条延伸,促进上下游零部件、物流等产业集聚,推动县域经济赶超发展。

为保障项目建设顺利进行,霞浦县委、县政府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仅1个多月就完成了640亩项目用地和周边200多亩配套用地的征地任务,水电路等“十通一平”工作全面推进,创造了新的“霞浦速度”。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注入源源不绝的鲜活“血液”,招商引资,至关重要。去年来,霞浦科学制定产业项目招商工作方案和项目建设年度计划,将任务细化分解到各有关单位、乡镇(街道)和工业园区。同时,安排县处级领导全员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并抽调发改、工信、商务等部门骨干力量,成立项目建设和招商服务队,全面落实项目落地签约、建设审批会审制度,促进项目快落地、快建设。

“今年,我们把工业突破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霞浦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霞浦紧盯新能源、食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前往北京、上海、浙江、广州等地对接洽谈,着力引进一批强链、补链、扩链项目,特别是锂电储能和锂电新材料等项目,力争全年新签工业项目20个以上。

要“引”,更要“扶”。霞浦制定《霞浦县提升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制度,开展“简化企业开办程序”“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10项行动,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同时,霞浦还进一步完善服务企业帮扶机制,引导企业“机器换工”加大技改升级,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并为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位于霞浦县牙城镇工业园区的福宁浦明胶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胶囊用明胶、明胶(药用辅料)、食用明胶的全国性大型明胶企业。 2017年10月,为了适应发展需要,在霞浦县委、县政府的鼓励下,该公司投资近亿元,启动胶原蛋白技改项目。该公司技改后建设的水解胶原蛋白加工生产线,已于2018年11月投入试生产,达产后将年新增胶原蛋白2000吨,新增产值1.8亿元,预计新增税收800万元。

招来个个“金娃娃”,引出一片新天地。在一系列有效举措下,霞浦招商引资有了新成效,经济社会焕发新生机。仅2018年,该县累计签约项目46个、总投资274.4亿元。

城乡发展 描绘幸福“蓝图”

有所业,有所居,发展的步伐才踏得更加踏实。近年来,霞浦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着力补齐民生“短板”,让幸福之花绽放在城乡每一个角落。

通山达海的沿海交通线对于霞浦挖掘海洋优势,振兴“蓝色经济”至关重要。霞浦城关至东冲唯一的公路干线是条狭窄的961县道。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这条“生命线”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在霞浦县委县政府的不懈努力下,东冲公路项目动工建设。项目全长约64.5公里,为福建省“十二五”国省干线公路规划和国防交通规划项目,建成后将使沿线6个乡镇(街道)20多万群众直接受益。目前,项目的A4、A5、A6、A7标段已建成通车。

不仅是交通路网的完善,福乐家园康复托养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全省规模最大的县第四小学建成投入使用,松港中心小学、浦宫小学等项目加快推进;县医院新院和县妇幼保健院新院项目稳步实施……教育、卫生与健康、养老和城乡民生基础设施等领域短板的逐步补齐,使霞浦经济社会的承重“龙骨”日益强健,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城市日新月异,乡村欣欣向荣。漫步霞浦各乡村,乡村美景令人目不暇接,文体设施满足村民休闲,特色产业孕育着“绿色希望”……尤其是在精准扶贫工作的带动下,乡村更是焕发崭新生机。

崇儒乡溪边村积极对接宁德市津田农业有限公司,创建“双帮双带”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带动9户建档立卡精准贫困户共同建立德明农业专业合作社入股发展生产,种植台湾黑玉米、赤松茸、白菜、花菜等农作物,亏损风险由村党支部承担……

贫困户林秀华是溪边村“双帮双带”的帮扶对象。2011年,林秀华的丈夫不幸罹患胃癌去世,家庭因此欠下十几万元的外债,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和年迈残疾的公公婆婆需要照顾。2016年,林秀华加入德明农业专业合作社,空闲时,在“双帮双带”精准扶贫基地里负责种植工作,一年打工收入1万多元。

林秀华的脱贫故事,仅是霞浦县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自2012年被列入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来,霞浦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重大的政治任务、最重要的民生工程,紧紧围绕“一过线、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严格按照“五个一批”和“六个精准”的要求,积极践行“宁德模式”,举全县之力抓好产业发展、就业创业、造福搬迁、教育医疗扶贫等一系列措施,并在全省率先开展贫困户危旧房就地重建和修缮、大病及慢性病救助、妇女安康保险等,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奏响了一支激扬奋进的扶贫曲。2018年,霞浦成为全省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首批实现脱贫摘帽的县。

进入新时代,霞浦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让乡村转身“绿富美”。各乡村纷纷结合各自的资源优势、产业发展、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名村、民族特色村等,形成“一村一韵、一村一景、一家一品”的美丽乡村格局,推进乡村振兴。2018年,霞浦县共有18个村庄入选“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名单。

生态打底 铺陈蔚蓝“画卷”

如今,在霞浦,随处可见拿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师们,用镜头记录下霞浦的秀美风景。

霞浦自然景色宜人,生态资源丰富。多年来,霞浦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优化生态环境,让生态成为发展的“绿色银行”。

霞浦罗汉溪流域城区段河道综合整治项目是宁德市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4.05亿元,整治范围由江边村双坑自然村至后港村,涉及6个行政村,打造罗汉溪景观带。

项目通过建设观景平台、亲水栈道、绿道等,将罗汉溪两岸自然生态风光以及桥头古桥文化、空海大师纪念堂等景点串点成线,形成集沿岸观光、休闲健身、文化娱乐、植物观赏等一体的景观公园带。目前,该项目一标段已完成投资6000多万元。

这样别出心裁的河道整治,不仅为沿线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也有力地保护了水系生态,更是让其变成发展的“金饭碗”。

霞浦是福建省海域最大、海岸线最长、浅海滩涂最广的县份,480公里的黄金海岸线造就了这里旖旎的海岸风光。可以说,海,是霞浦的希望所在。以生态为底,霞浦铺陈开一张蔚蓝色的“画卷”。

去年来,霞浦按照上级的决策部署,全力开展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推进渔业转型升级工作。岸上,各沿海乡镇与县直有关部门联合,全面开展执法整治行动,取缔木质渔排和白色泡沫浮球加工厂,从源头遏制禁止木质渔排和白色泡沫浮球入海。海上,全力建设开通官井洋、东吾洋渔业专用航道,并以航道建设开通为海上养殖整治工作突破口,以点带面推动综合整治工作,推进海上养殖转型升级。特别是今年3月份以来,霞浦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新型养殖设施下水,藻类改造明显加速,渔排改造取得突破。

开发,与保护并不矛盾。只有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从霞浦旅游开发中得到了印证。

霞浦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按照全域旅游理念大力发展滩涂摄影、休闲度假等旅游产业,让生态环境释放红利。同时,该县推动旅游产品从传统的观光游览向体验、参与、互动式转变,“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农业”等发展新模式,在霞浦正风生水起。

旅游的兴起,也带动了许多相关业态的诞生,最为显著的就是民宿——三沙镇的“拾间海”,在海边听着浪花的故事;牙城镇的“右见杨家溪”,枕着一溪流水做一个美丽的梦……此外,绿谷山庄、后岐摄影主题民宿文艺村、围江摄影主题民宿等各具风情的民宿也接连涌现,民宿产业在霞浦已渐成百花齐放的格局。

乘势发力,全域兴旅。据统计,去年,霞浦共接待游客457.9万人次,增长20.5%,有力促进了酒店、餐饮、民宿等服务业的发展,也为群众开辟了新的增收路子,旅游收入41.3亿元、增长20.5%。

千年古邑一朝新,改革开放再前行。欣然可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霞浦将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本版由霞浦县委报道组 组稿

2

责任编辑:郑力炜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