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霞浦新闻

霞浦盐田畲族乡:凝心聚力谱华章 诗画畲乡迎客来

2020-11-16 19:40 来源:宁德网

15a7

宁德网消息(吴枋宸 陈映红) 多彩盐田,魅力畲乡。霞浦县盐田畲族乡依山傍海,拥有良好的水陆交通条件,素有霞浦“西大门”之称。宁德撤地设市20年来,盐田经济建设稳中求进,产业发展逐步优化,人居环境呈现新貌,惠民政策加压奋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连家船民从“海上漂”到“搬上岸”,村容村貌从“脏乱差”到“有内涵”,基础设施从“缺胳膊”到“有温度”……

如今的盐田,产业发展稳定,环境整治有序,人民群众幸福。勤劳智慧的畲乡儿女齐心协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画卷,让盐田焕发出勃勃生机。

脱贫攻坚

精准发力拔“穷根”

“世世舟为宅,年年竹作簰。沉浮破浪里,生活海天涯。”这是闽东沿海一个特殊困难群体“连家船民”的真实生活写照。

他们常年漂泊在江海内河,“以舟楫为宅”,靠海为生,漂在水上,因而人们常常把他们比喻为“水上吉普赛人”。1997年起,宁德先后实施两轮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工程,他们也迎来了新的人生。

在如今的霞浦盐田畲族乡,“连家船民”已住进了一幢幢错落有致的楼房。上岸后的他们转型谋出路,发展养殖业、从事个体户经营,口袋鼓了,生活美了……演绎了一段“搬上岸、能致富”的故事。

北斗村是盐田畲族乡西面的海边村,也是霞浦县连家船民最多最集中的纯渔业村。曾经的他们“一条破船挂破网,祖孙三代共一舱,捕来鱼虾换糠菜,上漏下漏度时光”。

今年51岁的北斗村村民刘中祥便是这个特殊群体中的一员,1999年结束居无定所海漂生活的他至今仍记得当年船上的艰难往事:“从我记事起就一直生活在船上。全家五六口人吃喝拉撒都集中在这长10米、宽不到4米的狭小空间内。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二十多年。”

1998年下半年,在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下,北斗村开启了轰轰烈烈的“上岸”工程。至1999年10月1日前,该村共完成409户、2116人上岸定居,至此,北斗村所有连家船民全部上岸。

刘中祥一家也告别了“船屋”,搬进了北斗村思源新村的一栋4层小楼。瓷砖铺地、家电齐全,老人、孩子也都有了自己的独立房间。他坦言,这是二十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脚踏实地”后,勤劳的“连家船民”们通过多元就业渠道迎来了小康新生活。“去年,北斗村的人均年收入从上岸前的900元提升到15000元;全村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和学龄儿童入学率都达到100%。真正实现了‘搬得走、住得下、稳得住、富起来’。”盐田乡北斗村党支部书记连友华感慨道。

在盐田畲族乡,摘下贫困帽子,踏上致富路的不只是连家船民。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目标,盐田各村因地制宜,砥砺前行,开启美丽蜕变。

坐落于深山之中的村庄——西胜村,是第二次国内战争期间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西胜村因地处偏远,村落分散,一度处于贫困状态。近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精准扶贫政策的扶持下,西胜至里马的环山公路交通“大动脉”被打开。勤劳、朴实的西胜人开始因地制宜发展毛竹、茶叶、葡萄三大特色产业。尤其是葡萄产业,经过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如今的西胜葡萄种植面积达1100亩,通过葡萄种植年收入户均达5万元,葡萄已成为西胜最具特色的产业品牌之一。

无独有偶。在盐田乡姚澳村中,短短几年时间里,姚澳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就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年,姚澳村成立“霞浦特产商城”农村电商平台,这不仅使农户的农副产品多了条销售渠道,还为姚澳村集体带来了每年2.2万元的固定村财收入。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能人引路”“龙头带动”“电商扶贫”等多元化扶贫模式相结合,使盐田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阔,越走越稳健。

内外兼修

绘就乡村新画卷

溪水潺潺,绿意葱茏,青山环绕,碧波荡漾。初冬时节,行走在盐田乡,一幅生态宜居的新画卷正在这里徐徐铺展开来……

为了山更绿、海更蓝、水更清,盐田人倾注了全部的热情。近年来,盐田乡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力推动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协同发展。

山川秀美,关键在水。近年来,盐田乡始终围绕“水清、河畅、岸绿、生态”目标,严格按照河长制工作要求,打响了杯溪流域环境整治攻坚战——

累计投入1500多万元完成杯溪安全生态水系工程建设,提升杯溪河道沿岸生态环境;

杯溪河道沿岸5个行政村污水处理池建成,有效避免农村生活污水流入河道污染水源;

持续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行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切实改变群众向河道倾倒垃圾等陋习……抓项目、立制度、定期限、求实效,只为了一个目标——水清河畅!

水环境治理,靠的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久久为功。盐田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扛起重任,化身“双河长”,带头巡河;包片领导作为河段长,沿岸5个行政村配备5名河道专管员,也加入巡河大军,及时发现问题、处置解决。沿岸各村村主干带头表率,动员村民积极参与河道管理,并建立《村规民约》,促进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形成河道卫生群治群管的良好局面。

清水润乡,岸绿景美。如今,盐田乡在水生态建设的道路上越走越好,“爱河、护河”的理念已深深扎根当地群众的心中。

“清水”行动成效显著,岸上村庄环境整治的力度也在不断加码,一个个美丽乡村“盆景”化为全域旅游的“风景”。

走进二铺村,村寨容貌靓丽,一座座淡黄色民房规划整齐、装修一致,房前屋后花红树绿,村道洁净平坦;穿村小溪水清鱼跃,畲族文体广场宽阔壮观,畲族风情展示墙别具一格;畲民议事长廊中、广场上,三三两两的村民、孩童,在初日暖阳下,惬意地休闲、嬉戏……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积极推进二铺特色村寨建设,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带动各村结合自身特点打造美丽宜居乡村。”二铺村党支部书记钟勇说。

完善主村、新村、磨石坑、头溪等自然村的道路建设,打通出行大动脉;实施河道清淤,并完成河段护岸堤坝、护栏建设以及绿化工程;完成新村、头溪自然村、磨石坑自然村立面改造……近年来,在村容村貌提升上,二铺村大动作不少。

为从源头上杜绝村民生产工具和柴火随处无序堆放的问题,该村还为村民统一搭建生产工具和柴火间,无偿供村民使用。

外修“颜值”,还需内提“气质”。作为畲族人口聚居地的少数民族行政村,二铺村立足本村实际,挖掘、传承、发展畲族特色传统文化,将本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特色畲族村寨,先后投入360多万元,修建具有浓郁畲族风情、传统特色的畲族文化广场、畲族文化展示馆以及公园等,绚丽多彩的畲族传统文化在这愈发浓郁。

在持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的同时,盐田乡还全力推进海上养殖综合整治与渔业转型升级工作,顺利完成渔排改造任务14141口,真正实现海洋生态环境提质换档。尤其是转型升级后的浒屿澳村下青山大桥摄影点附近海域连片景观带,更是成为摄影家眼中绝佳美景。

聚焦民生

增强群众幸福感

民生基础设施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加快民生工程建设才能让群众真正获得实惠。

在过去,杯溪两旁的里马、上村、王高店、龙凤店、官岭尾等村落因交通不便,风光旖旎却鲜少人来。2017年6月,Y909崇官线里马至官岭尾段公路正式进行改建,今年7月,一条宽7.5米的三级路建成通车,为临溪村民提供了致富奔小康的便利通道,也将沿杯溪各村串成一线,形成乡村旅游观光带。

夕阳西下,在上村村口的农家乐中,老板苏柯银正忙碌着准备游客预定的晚餐。

上村历史悠久,目前还有30多座保存完整的古民居,形成了名声在外的“杯溪古厝群”。但在早年,由于交通不便,游客数量并不多。

改变发生在里马至官岭尾段公路通车后。随着交通瓶颈的打破,来该村探古的游客数量暴增。也正是看到这一商机,苏柯银和朋友合股在村口开办了这家农家乐。

“生意好的时候,店里十多张大圆桌都坐满了人。”苏柯银说。

为吸引更多游客,苏柯银对农家乐配套设施进行了升级。购买游乐小船,在河里放养鱼苗,购置多媒体投影仪……在如今的农家乐,不仅能品尝当地农家特色美食,还能享受到更为多元化的娱乐服务。

在苏柯银等人开办农家乐带动下,村民们也围绕着旅游做起了文章。村民们种植的蔬菜、水果,养殖的土鸡、土鸭如今已成为颇受游客欢迎的农家特产。

享受到基础设施“红利”的不只是上村。在龙凤店村申斗自然村前,碧绿的溪水绕村而过,但建村二百多年,村民要与外界接触与交流只能涉水。交通设施的严重滞后,让申斗自然村民与外界交流变得困难。2017年,一条横跨杯溪两岸的桥梁建成,桥梁全长200米、宽4米,可容小轿车和行人通行,打通了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今年,建成的Y909崇官线里马至官岭尾段公路不仅让交通更加安全畅通,也带动了该村的旅游业发展。

交通越来越顺畅、设施越来越齐全、生活越来越便捷……这些肉眼可见的美好变化,得益于盐田乡持续推进的城乡基础设施与民生工程建设。

思路跟着“民生”走,才能使群众幸福更加有“质感”。今年,为加快补齐短板,盐田乡在民生项目建设上不断加码。继续做好Y909崇官线里马至官岭尾段公路验收等扫尾工作,序时推进Y929海瓦线、吴家洋线、洋边公路建设;启动了中心小学教学楼危楼鉴定扩建征地工作和教师周转房建设;积极推进卫生院、镇区自来水厂提升改造工程……解民忧、惠民生、聚民心,一个个“民心”项目,构成让群众幸福感提升的“民生套餐”。

“下一步,我们将在乡村振兴、实体经济、生态文明、城乡融合、全域旅游、民生福祉、自身建设上寻求新突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致力打造新时代‘多彩盐田 魅力畲乡’发展新篇章。”盐田乡党委书记雷宇说。

20年风雨兼程,20年砥砺奋进,如今的畲乡人民正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以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努力开创盐田和谐发展的新局面,共同谱写畲乡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责任编辑:吴圣锦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