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霞浦新闻

绘就城乡融合新图景——霞浦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工作综述

2021-07-29 10:58 来源:闽东日报 吴枋宸,陈映红

p1_s (2)

晨光沐新城 周惠宁 摄

p2_s

长沙村 郑德雄 摄

p3_s

牙城镇梅花村民宿 张家宁 摄

盛夏时节,万物丰茂。

徜徉霞浦大地,城与乡宛如一枝并蒂莲,花开两处各芬芳:城区内,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公园花草相映成趣,高楼林立设施齐全,城市品质功能正加速升级;乡村里,村容村貌整洁美观,大道如砥四通八达,游人如织处处和谐,一个个幸福新村正蓄势崛起。

近年来,霞浦县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方向,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协调推进建设新型城镇化示范县,有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城市与乡村的高效贯通。在霞浦,这个古老温麻船屯的所在地,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正加快形成,人民群众在城市文明与乡村风情的深度融合中有了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一幅城市有引力、乡村有魅力的动人图景在眼前徐徐展开。

看发展  产业兴旺道路宽

白云深处,霞浦县牙城镇梅花村“榆村半舍”民宿坐落于半山腰。驱车前行,盘山而上,一方庭院依山面海,迎来送往八方客。9栋小楼,20间客房,30余张床位,这个于去年9月起营业的“新生”民宿平均每月的营业额可达16万元。

“正值暑假,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这里度假,民宿供不应求。”榆村半舍民宿经营者李甫赛介绍,榆村半舍占地1万平方米,涉及三四十家农户。2019年4月,榆村半舍与梅花村村委会签订合同,将村中部分旧房、危房拆除重建,“我们与村委会签约后,村委会再和村民签约,降低了建设经营的风险,让我们安心多了。”目前,榆村半舍与云缦观海、右见山海间民宿一齐对梅花村进行整村开发,昔日的“空心村”悄然蝶变为“旅游村”,一度寂静的村落开始热闹起来。

这些变化,得益于霞浦对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的大胆探索,让各类资源要素在城乡间更加自由地流动。“梅花村闲置多年的土地就像沉睡的资产,利用民宿进行整村开发,经营期满后,房子将无偿还给村民,可有效盘活闲置的农房和宅基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农民的收入。”牙城镇党委书记陈义蜜说。长期以来,资本、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城市“单向流动”,导致乡村生产要素长期缺乏,发展能力持续下降。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真正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和政策体系势在必行,而梅花村的整村开发模式正是一次有益探索。

乡村之美,美在千姿百态。在霞浦,乡村不再是单一从事农业的地方,其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等功能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乡村民宿作为新的旅游业态产业,正大放异彩,不少市民周末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乡村游,年轻人瞄准市场纷纷返乡创业,社会资本正不断流入农村。截至今年5月,霞浦已有各类乡村民宿(客栈)400多家,其中精品民宿近50家,各类民宿年接待游客量达40多万人次,全县民宿年营业额近1.2亿元,直接带动就业近2万人。

坐拥宝山,深挖富矿。近年来,霞浦立足自身得天独厚的区位、人文和自然优势,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乘着全域旅游的东风,霞浦持续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如今,霞浦三沙港区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扩大开放,东冲路火车站至下浒段、三沙疏港路、水门、柏洋通乡路等道路建成通车,城乡“1小时交通圈”已具雏形。

出村有村道,下地有便道,赶集有乡道,进城有县道,条条大路连通“绿水青山”,也串起了“金山银山”。在松山街道大墓里村,一车车“山哈”红薯粉丝沿着盘山公路运往城区,远销香港、新加坡,2020年,大墓里村种植甘薯年收入达500多万元,人均增收4000多元,村民们喜笑颜开,铆足“牛劲”继续耕耘;在沙江镇,浅海滩涂水产养殖如火如荼,水产品通过水路、陆路销往各地,去年底,沙江已有海带5万亩、产值5亿元,紫菜2万亩、产值1.5亿元,渔排海参养殖2万筐、产值3.5亿元……一个个生动的画面,背后是霞浦着力打破“重城轻乡、城强乡弱”二元经济体制、走城乡协调发展之路的坚定步伐。

谈变化  美丽乡村绽新颜

漫步于霞浦乡村, 一幢幢造型别致的新农宅掩映在绿树中,一条条宽敞的柏油路延伸到乡村的各个角落,甘甜清澈的自来水通到了农家灶头……近年来,霞浦县按照“抓两头带中间”总体思路,坚持高质量发展促乡村振兴,不断强化要素保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方位、立体化、深层次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定不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奋力谱写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

驱车从霞浦城区驶出,沿笔直的公路疾驰,短短十几分钟,就到达长沙村。一下车,整洁干净的街道、崭新美观的房屋、古色古香的文化中心映入眼帘,来此研习的学生们拿着画笔,端坐在画板前认真绘画,一派生机勃勃的乡村田园风光跃然纸上。

如今的长沙村,在乡村振兴的引领带动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接连获得“全国文明村”“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省级卫生村”“省乡村振兴示范点”“四星级农村幸福社区”“创建无邪教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并成为远近闻名的新晋网红城郊旅游“打卡点”。

谁能想到,曾经的长沙村只是一片荒滩,村里环境脏乱差,群众收入水平低。如何振兴乡村,实现城乡携手并进发展,成为长沙村发展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扶贫,根本在于“志智双扶”。近年来,长沙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加快补齐城乡融合发展短板,对乡村发展的整体风貌进行有效整治,为建设美丽宜居村打好基础。

同时,长沙村立足自身特色,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和区位优势,潜心打造不一样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积极探索“文艺+文旅+文创”发展模式,把旧仓库变身成为文化摇篮,激活乡村发展活力,助力精准扶贫,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群众既富起了“口袋”,又富起了“脑袋”,一条以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大道越走越实。

“2018年8月,长沙村和下村村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书,启动实施 ‘文化脱贫工程’项目,并以农民油画培训班为撬点,打开文化振兴的工作局面。” 长沙村党支部书记俞云灿说。在“文化脱贫工程”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放下锄头、拿起笔头、画出彩头、赚到票头”,在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也收获了幸福和实惠。

可喜的是,随着“文化脱贫工程”深入开展,长沙村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吸引众多文化团队驻创及作曲家章绍同、诗人汤养宗、摄影师郑德雄等文化名家入驻基地进行创作交流,为人才回流提供了难得的平台。

在霞浦,还有许许多多的“长沙村”正变得更加美丽富足。

一组数据足以见证乡村蝶变:霞浦已创建县级乡村振兴省级试点村15个,县级示范点28个,11个乡镇(除海岛外)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100%,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全县形成25座规模化水厂的供水系统,供水范围达到169个行政村。

乡村美起来,百姓富起来。现今放眼霞浦乡村,道路变宽了,村子变绿了,房子变美了,空气变好了,生活变富了,一个个美丽乡村正携手这座文明、和谐、富裕的现代化城市款款走来。

说服务  资源配置均衡化

随着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与城市对接,霞浦的城乡公共服务逐步走向均等化,解决了村民的教育、医疗等问题,让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来到松港街道后港村霞浦县第六小学,只见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一间间功能齐全的“智慧教室”宽敞明亮,一条条标准化的塑胶跑道美观大方……优越的教学资源让这所学校成为当地最亮眼的风景线。

“早期全校占地面积不到3亩,教室只有15间,现在,新校园的面积是原先的10多倍,还配有先进的教学设施,教学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霞浦县第六小学校长汤顺忠介绍,2019年9月,霞浦六小新建完成并投入使用,新校园占地45亩,建有综合楼、艺术楼、教学楼、体育馆,配置师生图书馆、报告厅、录播室等,周边各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近年来,霞浦积极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如霞浦六小一样,越来越多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截至目前,霞浦新建公办幼儿园8所,其中城区4所、新增学位1440个,乡镇4所、新增学位约1530个;新建六小、七小、东关小学,新增学位约6480个;改扩建霞浦一中(初中部)、四中、三小、五小、松山小学,新增学位4055个。

硬件固根基,内涵提质量,霞浦同样关注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和校长队伍建设,正逐步完善县域内校(园)长、教师双向交流轮岗机制和城乡教育联合体模式,促进城乡各校均衡发展。2020年,霞浦城乡教师交流172人,霞浦全年发放530多万元,让823人享受乡村教师生活补贴,2021年新聘教师198名,大部分充实到农村中小学,越来越多的优质教师资源向农村倾斜,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师资差距。

随着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不断深入,在霞浦各乡镇,不仅孩子上学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也有了保障。在牙城镇洪山村卫生院内,前来就诊的村民史秀英对舒适整洁的就诊环境赞不绝口:“过去卫生院开在旧的民房里,就医环境没这么好,自从搬到新的卫生院后,不仅面积宽敞、功能齐全,环境也比过去好多了。有天我突然生病,医生还直接上门问诊。”

能在“家门口”实现便捷就医,对于史秀英在内的洪山村群众来说,无疑是一件喜事。而这,得益于牙城镇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目前,我们已经有10个村的卫生所实现了一体化管理。”牙城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科长吴荣发介绍,针对常住人口200人以下的村庄,牙城镇还设立巡诊点,并组织村医定期到各边远村医疗点进行巡诊,解决因交通不便造成群众看病诊疗难的问题。

牙城镇洪山村卫生院的变化,是霞浦县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推进医改工作,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霞浦县财政每年安排土地出让金纯收益的10%用于发展卫生健康事业。目前,182个行政村的卫生所(室)纳入了一体化管理,实行“县管、乡聘、村用”的模式,共聘用228名乡村医生,每月给予药品零差率、乡医津贴等各项补助不少于1200元……随着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及服务水平的日益完善,在家门口就医正成为越来越多群众的新选择。

教育均衡化、医疗均等化……这几年,有力的公共服务保障让霞浦县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如今的霞浦,以城带乡促乡村振兴,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乡公共服务“无缝对接”,正以高质量的城乡融合发展全力促进全域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陈秋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