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霞浦新闻

保护传承特色文化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2022-07-12 17:17 来源:闽东日报

半月里村村民在制作糍粑 (资料图)

编者按:今年是《摆脱贫困》出版30周年,书中关于摆脱贫困的一系列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30多年来,闽东人民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基本的要求——一定要把握住闽东的闪光之处:畲族文化是一个闪光点;闽东是老区,有长期的斗争历程,也是一个闪光点;闽东人民现在正在抓紧机遇,脱贫致富,这又是一个闪光点;闽东的山海交融,风景独特,这也是一个闪光点。”的指引方向,牢记嘱托,建设闽东文化,弘扬闽东之光。

乡村特色文化,既是乡村的名片,也是乡村的灵魂。保护传承乡村特色文化不仅能丰富文化意蕴,还能培育乡村特色文化产业进而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因此多年来,我市持续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畲族文化是闽东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之一。霞浦半月里素有“闽东畲族第一村”之称,近年来,在畲族文化传承人的启发下,该村通过大力传承保护畲族文化,坚持打好文化旅游牌,以特色畲族文化争创国家级3A景区,带领群众挖掘蕴含在畲文化中的“真金白银”。

雷其松是半月里村村民,2001年,他深刻认识到保护传承畲族文化的重要性,开始收集整理畲族文物。多年来,他走遍省内外畲族人口聚居地,收集整理畲族文物1600多件,自发创办了畲族博物馆,每每到半月里的游客,都会被畲族博物馆中丰富的物件和多彩的畲族文化所震撼。

在雷其松的感召下,半月里村开始了保护与开发并进的畲族文化规划,先后完成了通村道路改造、旅游公厕、停车场、寨门、游客服务中心、村庄立面改造、河道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村落“五通”建设、入村古官道、村口广场整修、文物保护馆的修建和部分古建筑物的仿古修复,对16座古民居危房进行抢修,使畲族古村原貌得到较好保存。

为带动村民共奔增收路,半月里村成立了霞浦县半月里民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80多户300多名村民集体入股,公司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利润,按比例进行分配。还通过成立合作社,组织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茶园和柚子、柑橘等果园种植,养殖原生态土鸡、淡水鸭、鹅和生猪、家兔等家禽,开办畲家土菜馆,拓宽增收渠道。

民俗文化是宝贵财富,更是生产力,半月里保护与开发互促,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变成了发展优势,跨出了畲族经济囿于区域性狭隘的圈子。

2020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心连心”宁德慰问演出走进半月里村,穿畲族服饰、唱畲族山歌、跳凤凰舞,体验畲族风情,感受畲族文化魅力。2022年3月17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中,半月里村再次亮相,向全国人民展示乡村振兴成果。

在闽东大地上,除了流传千百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奋斗过的革命先辈们留下的红色文化,激励着当代人从中汲取奋进力量,在乡村文化振兴的道路上跑出“加速度”。

行走在蕉城区霍童镇桃花溪村,可以看到,不时有团体或个人在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北上抗日整编纪念碑前驻足,敬读碑文,缅怀先烈。拾级而上,就来到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革命历史博物馆参观,重温革命先辈的英烈事迹。

桃花溪村是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的诞生地、闽东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支撑地,也是国共合作抗日后,闽东红军改编为新四军北上抗日的集结整训地。近年来,桃花溪村因地制宜、立足实际,积极探索红色旅游新模式,以闽东独立师的诞生地为发力点,稳步发展观光游、餐饮、民宿等项目,带动旅游业红火发展。

桃花溪村以高标准建设完成游客服务中心、红军广场、红军食堂等基础设施,仿古修复叶飞、阮英平等革命领导人旧居,完成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旧址景区提升改造工程和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革命历史博物馆(陈列馆)建设,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打好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基础。

为进一步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桃花溪村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的宣传声势,扩大“铁军摇篮,红色堡垒”的品牌影响力,先后举办系列纪念活动,进一步扩大桃花溪红色旅游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同时,桃花溪村大力培养红色讲解员,把红色故事讲给游客听,加强对革命英雄、模范先进人物事迹精神内涵的宣传弘扬,还以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让党的理论政策方针“飞入寻常百姓家”,打通宣传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产业和环境也要跟上。2017年,桃花溪村创办了桃花溪苏区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玉米、栀子,整理荒废的竹林,并在保护原有植被的基础上大面积种植水蜜桃、银杏、樱花等植物,绿化乡村环境。之后又筹建红军食堂和特色民宿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就餐和住宿需求,村民也因此增加了收入,解决了就业问题。

如今,桃花溪村不仅留住了红色记忆,还将红色文化作为特色文化和旅游亮点,帮助该村摘掉了“穷帽子”,过上了实实在在的小康生活。

宁德是全国著名的苏区和老区,红色文化底蕴深厚,依靠红色文化焕发地方新貌的案例在我市还有很多,福安柏柱洋、屏南棠口、古田罗峰、柘荣楮坪等皆是如此。

为进一步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传承闽东之光,我市文旅部门积极推出十大红色旅游主题精品线路,追寻辉煌红色记忆,同时,通过印发《宁德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编制《宁德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实施文物工程修缮、消防、安防、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等项目,启动全市红色文化遗存普查工作,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力度。

文化力提升发展力,我市还将持续做好保护传承特色文化工作,并不断寻求突破,依附乡村资源禀赋,深入挖掘更多特色文化符号,盘活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刘源 

编辑:陈娥

责任编辑:陈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