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霞浦新闻

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 霞浦东山村搬迁记:贫困村变小康村 村民变股民

2022-07-27 09:35 来源:闽东日报

“我家以前住在二坑老村,条件很不好。2008年,全家搬到东山村,交通变好了、孩子读书方便了、老人就医也容易了,现在我还养了些紫菜和海蛏,生活越过越好。”霞浦县三沙东山村畲民蓝承章兴奋地谈起搬迁后的幸福生活。

东山村,曾经有着十分贫困的角落。1997年以前,这个畲村部分村民住在深山茅草房里,过着“土灶柴火烟满屋,茅草床儿脚丫露,没水没电不通路,地瓜米饭养全户”的生活。如今,在东山村村委楼旁有一座以茅草为顶、泥土为地的茅草房,它的外观及房内陈设是1∶1按照村民的真实住所还原的。对于当时的生存环境,从中可略见一斑。

恶劣的生存环境与贫困交织,“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1997年,省委领导深入东山村调研“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看到还有群众住茅草房,提出要“集中力量解决茅草房改造问题”。1998年,情牵茅草房群众的省委领导再次专程到东山村调研,强调“对偏远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贫困群众,要采取集中搬迁的方式,帮助他们搬出来”。

多年来,东山村牢记嘱托,扎实推进茅草房改造、造福工程搬迁等工作,分两批将条件最恶劣的三个自然村和两个偏远山区建制村搬迁至东山主村,形成了东山中心村,东山群众真正告别了风雨飘摇的生活。

搬下山只是第一步,能否稳得住、早脱贫、快致富?

在东山村观赏性金鱼养殖基地,肥嘟嘟的观赏鱼悠闲地游来游去,村民陈李寿用渔网捞起金鱼察看它们的长势。

“东山村气候适宜,水质好,适合观赏鱼养殖。2020年,我从外地引进了观赏性金鱼,收益十分不错。今年,我又养了50亩,产值预计在200万元左右。”陈李寿说。

此外,陈李寿还带动12户村民以资金形式入股,每年可享受4000至5000元的分红,并给多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人均每天工资收入230元,让村民在家门口圆了致富梦。

发展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东山村养殖紫菜历史悠久,所产紫菜质量上乘。这几年,东山村从成立合作社、培育紫菜新品种、推广玻璃撑杆养殖新技术、提供技术指导等方面,引导群众发展壮大紫菜养殖产业。

东山村立足当地自然禀赋,形成了以紫菜养殖加工、近海捕捞、农业种植为主的产业格局。“目前,全村养殖紫菜2200亩、种植茶叶630多亩,成立专业合作社、加工厂23家,带动460多名党员群众就业增收,达到了‘大带小、富带贫、强带弱’的联动效应。”东山村党支部书记钟祖钦说。

回首这20多年,昔日远近闻名的“茅草房贫困村”变身“小康中心村”,全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8年的450元增加到了2021年的21000元,村财收入从零增加到现在的22.4378万元。该村先后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如今的东山,村口的大榕树葳蕤繁茂,平坦宽阔的村道干净整洁,畲乡风情的墙画别具一格,装修一新的楼房整齐划一,正在勾勒更美更好的新时代画卷。

来源:闽东日报通讯员 颜晨曦 张羽 温涛霖

编辑:陈娥  

责任编辑:陈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