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惊艳了全世界!霞浦沙江S湾摄影点竟然是这样形成的



在霞浦的风光大片中,经典的沙江S湾堪称一绝,因为这里曾代表中国,被选入201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的宣传片中,惊艳全球,不愧大美霞浦的旅游名片。不过你知道沙江S湾摄影点是怎么形成的吗?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说起沙江S湾摄影点,自然离不开海带,以及种养海带背后的故事。
沙江村,位于东吾洋北岸,原来是一个独岛,拥有千年的文化历史,十九世纪中叶连接成为半岛。
老一辈的沙江渔村生活是这样的:“一个竹篓,一把三角锄,一个滑板满海溜”的讨海生活。
七八十年前的沙江,以海蛎养殖、围缯捕鱼为主。后来沙江公社成立了养殖场,拆除了沙江村黄厝街城门巷城墙,畔海建堤修筑了一个四十米长的养殖场近一千平方,其中养殖池480平方。
五十年代派出海带养殖学习工作组,到山东学习海带养殖,带回沙江试验育苗,最后在全省推广。
由于东吾洋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最适合海带生长,所以现在当地人养了很多海带。
但是,海带生产还是重体力活,丰收时要把海带拖上岸晒,二百多斤重的海带,挑在肩膀上,踩着滑腻的滩涂上岸,那个辛酸真的谁干谁知道……

有位伟人曾说:劳动者的智慧是人类最高的智慧。劳动人民在生产过程中发明了最科学的劳动技巧,最富有生命力。
这期间,著名诗人汤养宗
他是沙江村人,他在诗中写道:
当一个诗人
来到海边
并且意识到
这是用一整座海水
用于洗脚
会感到,一把钥匙
已打开金库的门
所以说,S湾的形成是无意的,也是渔耕作业晾晒海带的发展见证,换个角度说,也是具备必然性。
但如果以后烘焙技术解决了,或许直接烤干,不再用竹竿晾晒时,这个最短时间形成的世界级人文景观也可能会成为历史。
图丨steven

图丨谢书秋
2016年,随着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上出现了S湾镜头,S湾成了霞浦滩涂国际摄影的招牌。
奥运小孩江鑫铎也随之出名。
随着振兴乡村的深入,休闲旅游的发展,S湾当下更是从自然人文景观,提升到了诗湾高度。

图丨《Back Home》Raymond Liang
来源:霞浦县文体和旅游局
编辑:陈娥
审核:林翠慧 林珺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