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之城”的人水新传
山清,是生态周宁的标签。如何让水也秀?今年以来,周宁补足生态短板,全域治水,让全县大小河流水质清澈灵动,可赏、可游、可饮用、可养生,厚植周宁生态优势助推发展,谱写了一篇——
宁德网消息(叶陈芬 王志凌 通讯员 林志勇)
仲夏周宁,湛蓝的长空下,潺潺紫云溪蜿蜒向前,穿过浦源镇紫云村。溪上,碧波荡漾、鲤鱼摆尾;溪畔,村妇浣衣、孩童戏水,是当下最寻常的光景。
70岁的龚帅珍老人蹲在溪边游步道上,利落地洗着手上的蔬菜。“现在溪水重新变得干净,洗衣、洗菜、散步,大家都爱到河边来。”说起紫云溪之变,老人娓娓道来……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在周宁,越来越多的溪流正向这一目标“美丽变身”。这一切得益于周宁的全域治水。
地处高山,云雾滋养,周宁素有“云端之城”的生态美誉。如何厚植生态优势助推发展?今年以来,周宁以列入水源涵养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契机,将“治水”作为生态建设的切入点,全域治水,让全县大小河流水质清澈灵动,可赏、可游、可饮用、可养生,拉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治水之役”——
生态发展 治水先行
周宁境内水系发达,有大小溪流54条。在溪中游泳嬉戏、晨起挑溪水喝……这些溪流,曾是无数周宁人的乡愁所在。
近年来,由于受垃圾倾倒、种养业发展、保护意识淡薄等诸多因素影响,一些河流失去了往昔的美丽身影。
山清,是生态周宁的标签。如何让水也秀?
补足短板、厚植优势、生态发展。2017年伊始,周宁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做出了全域治水的重要决策。重点以周宁列入水源涵养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契机,将“治水”作为生态建设的切入点,从东洋溪、六浦溪等主要流域入手,从流经景区景点、重点村镇的重要流域入手,逐步向全县延伸覆盖,力争通过三至五年,全县28条大小河流水质清澈灵动,可赏、可游、可饮用、可养生,让广大居民享有最丰厚的生态福利,也让周宁全域旅游拥有最闪亮的金字招牌,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谋定而动。从2月3日春节过后上班第一天到4月份,周宁县党政领导就7次召集相关部门召开落实河长制、推进“治水”的专题会议,部署相关工作。
今年3月,周宁县出台《周宁县全面推进“河长制”工程暨农村改厕改水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周宁县全面推进河长制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由县至村指定第一河长、河长、村级管理员,并明确管理河段,建立“一河一档”,实行“一河一策”。
“污染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周宁开展水岸同治,把治水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发展相结合,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将用3年时间完成全县132个建制村的农村改厕改水任务,使农村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合理规范河岸带,大力开展堤岸绿化,建设观水平台、岸边骑行道、景观公园等,加强人水互动,提升水岸景观,营造人水和谐的生态空间和休闲空间。
山清水秀留乡愁,这是周宁全县上下的共识共为。
“河长制”实现“河长治”
中午时分的李墩镇际头村,炊烟袅袅、灶头飘香。早早吃过午饭的陈贻贡走出家门,来到离家不远的际头溪,开始了又一次的巡逻。
“河长”,是这位63岁老党员身上肩头的一项使命。陈贻贡从小在际头溪“泡”大,后来他长大了、老了,这条小溪却越来越小,杂草丛生、垃圾满河。去年,村里开始对河道进行整治,投入100多万元清淤扩道、拆除违建、植树种草,投入70多万元进行雨污分流建设,经过一段时间整治,河水重新变得清澈。
然而治水不易,护河更难,经常还有村民偷偷往河道倾倒垃圾,屡禁不止。于是村委在今年3月初,聘请了陈贻贡和另一位热心环保人士,充当“民间河长”,每天准时上班,对村庄河道进行巡视,清理河道垃圾,并向村民宣传治水和环境保护理念,希冀着这条际头溪能够生出更多的风光。
陈贻贡是全县近200名河长中的一员。目前,周宁县“河长制”工作已实现全面覆盖,全县纳入管理的河道有54条。县、乡两级河长制办公室均已挂牌运行,并配备了专门办公场所、专职人员、开通监督电话,制定了第一河长会议制度、河长会议制度、县河长制办公室会议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工作督查制度、考核问责制度、激励奖惩制度,完成制度上墙工作。
同时在3月22日成立了周宁县河湖保护志愿服务队,以2017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契机,举办了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为主题的宣传活动,通过发放传单、视频宣传、现场讲解等多种方式向群众传达全面推行河长制的精神和要求,增强了群众对河湖管理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和水忧患意识。
生态福利 全民共享
一个个水景观工程建成开放、一片片天然水域澄澈碧绿、一块块河长公示牌立在岸边……以治水为契机,水岸同变,周宁,正悄然发生着一场嬗变。
东洋溪,是周宁县的母亲河,集灌溉、排洪等功能于一体,是沿岸6万多名居民生活及工农业发展的重要用水保障。为保母亲河水清岸绿,多年来,周宁县政府不遗余力进行河道整治,加强上游养殖污染治理,大力实施河道清水工程,完善雨污分流设施建设,经过几年的治理,东洋溪日渐清澈,两岸成了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但整治的步伐不止于此,连日来,周宁县赛江防洪二期工程正在紧张施工,该项目总投资7500万元,整治河段长度3.54公里,是周宁县治水重点项目之一。项目建成后,可使该区域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保护河道两岸居民6万多人,保护耕地面积4000多亩,同时进一步提升东洋溪生态景观和旅游休闲功能。
美好何止在城区,周宁县乡村河流整治亦成效显著。
浦源镇萌底溪已完成河道清淤工作,东秋溪已完成河面垃圾清理工作,紫云溪已完成景观提升工作;咸村镇管辖芹村溪已完成防洪堤修复、河面垃圾清理、岸边绿化并修建拦水坝一条,下洋坑溪已完成河面垃圾清理并建设防洪堤260米、拦水坝一条,碧岩溪、川中溪下段、樟源溪已完成河面垃圾清理工作;玛坑乡管辖玛坑溪已完成河道清淤、河面垃圾清理且正在进行景观提升设计、玛坑村桥下防洪堤建设……
改变的不仅是水环境,还有人们的思想观念。
顺着纯池镇湫溪流域岸边慢行,途经桃园、桃坑、禾溪三个村,一路上,溪水清澈干净,水草碧绿清爽,沿溪两岸桃树绿叶婆娑。
“原来这里可不是这样。”此前,湫溪流域三个村庄各自为政,经常因为往河里倾倒垃圾引发矛盾。为了使湫溪变美,也为了村与村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三个村决定联合起来成立湫溪党总支进行流域整治。清理垃圾、杂草,美化流域两旁环境,形成环境卫生长效治理机制……湫溪变美了,村民们的心情也舒畅了。桃园村村民许陈强说:“现在村里环境卫生变好了,空气清新了,蚊子、苍蝇也少了,我们的生活也更加惬意,村民也都自觉加入保护到湫溪的行列中来。”
周宁,这座“云端之城”,正不断演绎着人与水新的传奇,谱写着人水和谐的灿烂乐章。
责任编辑:刘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