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周宁新闻

党旗,飘扬在希望的田野上

—寿宁县抓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侧记

2018-10-11 09:38 来源:宁德网 王东东 刘岩生

QQ图片20181011092036

宁德网消息(王东东 刘岩生 组稿)金秋时节,驱车行驶在寿宁县的广袤山乡,你会发现这边风景独好:

葡萄藤下,瓜果飘香;农村社区里,欢声笑语;袅袅炊烟在阡陌村落里升腾,一张张笑脸洋溢着对乡村美好生活的希冀……

城乡居民的幸福生活源于寿宁县一以贯之“抓党建促发展”的科学决策与思路。近年来,该县立足实际、锐意创新,以党建为钥匙,持续接力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彰显,农村基层实现了党建强、发展快。

党徽,在这里熠熠生辉;党旗,在这里高高飘扬。

兴产业 党建引领促增收

昔日的荒山坡,如今已遍地都是葡萄种植园。金秋时节,记者走进寿宁县凤阳镇,当地的高山富锌葡萄正值丰收,经过多年培育推广,全镇富锌葡萄种植面积已达近万亩,产值超亿元。

2011年,返乡创业青年缪文钦回到家乡官田村,在村里试种了38亩葡萄。但靠自己一家一户,搞不成气候。眼瞅着葡萄结了果,品牌、销路难题一大堆。

怎么把葡萄做成产业,推广出去?缪文钦直犯愁:“之前当地群众也曾零星种植过葡萄,但由于种植设施落后,管理不规范,市场价格低,发展十分艰难。”要想带着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就要引导村民改变观念,搞特色种植,实行专业化管理,形成规模、打响品牌,才能走通致富路。

产业如何形成规模?组织协同发力。人心不齐,村委会站了出来;土地流转受阻,村党支部分头动员;闯市场需要合力,行业协会建起了党支部;种植需要技术,党支部扛起大梁;产业链一路延伸,党组织一路整合。

依靠组织,凤阳葡萄产业从无到有,去年,仅葡萄产业一项人均收入4000元以上,该镇所有葡萄种植户实现了脱贫致富。

曾担任过官田村多年党支部书记的老支书缪义其对此深有感触:“从当初的不足百亩到现在的近万亩,凤阳葡萄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党组织的引领,离不开党员的带头示范,如今家家户户种葡萄,村民收入提高了,村子美了,人心也齐了。”

产业发展到哪里,党支部就建到哪里。在凤阳镇农业产业园区的党群共建服务活动中心里,园区党委书记和8个党支部书记集聚一堂,哪个项目用地需要协调,哪个企业急需金融贷款,哪个合作社的农户需要帮扶……一桩桩一件件都在这里提出、讨论、落实。这样的碰头会,已经成为常态。

2017年6月,凤阳镇农业产业园区被列入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目录,园区现有各类农业企业31家,从业人员5000余人。

园区通过整合资源,采取“1+1+N”的区域化党建模式,设立1个园区党委、1个党群共建服务活动中心和村、企、社、协8个功能性党支部137名党员,辐射带动5000余人。党组织核心引领,党员带头当骨干,企业积极参与,园区发展快步走——

国家级山地自行车赛训练基地、樱花生态观光基地……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葡萄、茶叶、樱花、休闲体育……一个个产业茁壮成长。

位于寿宁东南部的竹管垅乡是该县的产茶重镇,近年来,同样在党组织的引领下迎来了新的发展和改变。这里有一座特殊的“银仓”,储藏在标准化仓储室里的不是白银,而是白茶。全乡33户148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此获利,实现脱贫。

竹管垅乡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和支撑,将党建活力转变成发展动力。依托茶叶产业,以白茶可存储、可升值为切入点,创新模式,将白茶的存储销售与现代银行的经营管理方式相结合,形成政府搭建“银仓”、村委投资建厂、贫困户种植、茶企生产、第三方销售的共同受益模式,带动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脱贫增收。

围绕产业强组织,充实基层育好苗。寿宁注重在产业链上抓党建,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结合今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该县拓宽选人视野,从优秀的现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大学生、致富带富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复原退伍军人、外出经商务工返乡的农民党员中物色优秀人才,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已有242名致富能人进入新一届村支委班子,其中106名当选为新一届村党支部书记,进一步提高党员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领头雁”作用。

    优服务 创新管理激活力

2

清源镇八斗新村,党员干部与村民谈笑风生。

农历八月初一,是寿宁县一年一度的“乞丐节”。十里八乡的村民集聚在清源乡八斗洋社区,小小的村道和文化广场被200多张圆桌挤得满满当当。大家吃着百家饭,祈愿年岁平安。

“今年是社区第二次办‘乞丐节’,这两天八斗洋上百名居民自发前来帮忙,垒石三块,筑灶安锅,洗碗炒菜……大家聚在一起,边干活边说笑,其乐融融。”该镇党委副书记缪斌斌坦言,作为清源镇最大的“造福工程”安置点,邻里关系能融洽至此,很是不易。

2009年,八斗洋“造福工程”启动建设,随后几年里,来自周边15个村庄的217户997名“新移民”聚集在这里。这些住户大多来自周边各偏远村落,搬迁后没有致富门路,住户之间互相不熟悉,导致邻里关系不和谐,农村发展滞后。

发展症结是党组织涣散、事业无人带头、矛盾缺乏调解、村民意见大,一切还得从抓党建做起。2017年,清源镇参照建制村运作模式,在八斗洋成立农村社区党支部,并同步推进管委会建设。

上任之初,社区党支部牵头协调部分荒废土地供“移民”使用,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发挥党员作用,与居民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共同解决问题。”社区党支部书记徐金平说,今年以来,社区先后投入60多万元用于绿化改造提升,社区办公场所、休闲广场、河道周边景观带、文化墙等设施建设,真正做到了群众迁移到哪里,服务跟踪到哪里。

今年两委换届时,徐金平再度被党员群众推选为社区党支部书记,这份信任的背后,既是居民对社区和谐发展的深深赞许,更是对建好美丽家园的坚定信心。

夜幕降临,在文化广场边上的会议室里传出阵阵笑声,说是会议室,不如说这是一间开放的聊天室,路过的居民时常驻足停歇,与村干部们喝茶聊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真正实现了“搬得进”“能致富”“和谐处”。

这样和谐的农村景致在寿宁县并不是个例。今年以来,寿宁结合工作实际,以党支部与管委会同步建立、支部班子与社区主干同步配备、党建工作与社区服务同步覆盖的“三个同步”为抓手,扎实推进农村社区党建全覆盖。全县29个农村社区党组织实现联建共建,流动人口集中区域党员共管、资源共享、服务共抓、机制共创的党建全覆盖工作局面。

群众日益饱满的精神状态是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在毗邻清源乡的竹管垅乡,广场上孩童嬉戏追逐、新房鳞次栉比,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原本杂乱的农村多了一份和谐安逸。伴着习习凉风,村主干们走村入户,与村民拉家常、话发展,这个海拔600多米的山村正在上演“垅上夜话”的美好景象。

强堡垒 凝心聚力铸标杆

4

凤阳镇农业产业园内,镇、村党员干部和种植大户展望锌葡萄产业前景。

绿茵茵的草地,彩色的滑梯,贴满卡通图案的教室……这是寿宁县犀溪镇仙峰村今年新建的农村幼儿园,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孩子们在操场上尽情嬉戏,笑声响彻校园。

“看着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笑脸,回来很值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叶秋玉告诉记者,过去仙峰村没有幼儿园,村内100多名适龄孩童只能由父母每日接送到镇上上学,一来一去浪费了大量劳动力,也不利于孩子成长。了解情况后,叶秋玉带领村党支部筹划新建幼儿园事宜。今年9月,仙峰幼儿园开学,43名孩子顺利入园。

叶秋玉是仙峰村第一书记也是“乡村领航员”的一员。为促“乡村振兴”一线核心力量,今年6月,该县“另辟蹊径”选派一批县直机关干部返乡担任乡村振兴“领航员”,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或村主任助理。“这些返乡干部年龄在50周岁左右,岗位履历丰富,村情熟悉,群众基础好,工作热情高,他们的回归有效避免了干部驻村‘水土不服’现象,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寿宁县委组织部部长雷春雄说。

做给群众看,更要带着群众干。6月至今,仙峰村先后完成了村容村貌整治、污水管网建设,村级标准化卫生服务所也于国庆期间动工建设。

党支部的真心实意换来了居民的心齐气顺,力量凝聚催生了发展后劲,也让大家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这一届村两委劲头大、势头好,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村民们说。

一面旗帜飘扬是坐标,无数旗帜招展成力量。如今,党员干部们遍布寿宁乡野,他们或坐在百姓炕头,问询群众冷暖;或走进田间地头,帮助发展致富。在凤阳镇官田村,“留美博士”马长健正在葡萄棚里了解果农收成情况。

马长健是第五批省委老干部派驻寿宁县凤阳镇官田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入村以来,他始终将精准扶贫工作放在工作任务的核心位置。得知一户贫困户脱贫无产业,生活难以为继,他自掏腰包承担了贫困户2.5亩葡萄园、460棵葡萄苗木的费用,眼下葡萄喜获丰收,预计将实现每亩2万元的收入。

“你补贴的两亩多葡萄园可要花好几千元,这样不亏吗?”有人问起,马长健总是笑着说,“既然到村里,贫困户就像我的亲戚一样,帮亲戚哪有说亏不亏的,千金难买心连心啊。”

像马长健这样的“好书记”在寿宁并不鲜见。近年来,寿宁县坚持把农村党建置于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大框架下谋划推进,注重发挥广大党员、基层干部和优秀人才发挥乡村发展主力军作用,向基层注入“新鲜血液”,让更多的年轻干部在一线工作,在一线成长,在一线培养,吃住在村,考核在村,工作在村,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的全覆盖,建强一线核心力量。

党旗招展千帆竞,凝心聚力万象新。在如炽党旗的引领下,寿宁全体党员干部正以干事创业的热情、动真碰硬的豪情、奋发有为的激情,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责任编辑:陈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