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周宁新闻

周宁:科技兴农 鼓了百姓腰包

2018-12-05 10:00 来源:宁德网 杨洋 郑凯

周宁:科技兴农 鼓了百姓腰包1

基地内工人采摘黄皮椒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杨洋 郑凯 通讯员 黄起青 文/图)初冬时节,在周宁县李墩镇云埔蔬菜合作社里,数十名工人正熟练地将一箱箱刚采摘的黄皮椒、茄子分拣、装袋、过秤、装车。“今年最后一季的黄皮椒、茄子售罄了,又是一个丰收年!”合作社负责人李孙发言语间满是喜悦。

2003年,李孙发回乡种植蔬菜,因技术不成熟、基地设施不完善,连续亏损了8年。2016年,在当地政府的牵线搭桥下,李孙发建起了设施大棚,实现了露天栽培到大(小)棚覆盖、从单一品种到多品种、从分散栽培经营到集约规模经营的转变,成为周宁县最大集中连片的蔬菜种植基地。“政府根据基地棚型补助了460万元。像今年‘玛莉亚’台风来袭,因有设施大棚的保护,尖椒不仅产量保住了,而且价格从原来每斤1.8元涨到2.6元。”李孙发说。

为了节约人工成本,有效浇灌水肥,李孙发还自主研发了改良版的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市面上的那种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要使用自来水,不大适用于我的基地,使用过程中容易堵塞,不便于拆洗,所以我就自己发明了一款便于拆洗、不易堵塞的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李孙发介绍,“打个比方,200亩的基地需要100个工人至少好几天的工作量,每人每天工资80至150元不等,成本可想而知。2016年使用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以来,施肥工的人工成本节省了95%,且该浇灌系统更加均匀和科学,蔬菜产量也增加了一半。”

不仅如此,在基地发展的过程中,省市县专家也时常到基地指导栽培技术及如何改良品种等,基地也因此发展得越来越好,李孙发还到其他乡村发展基地。“县里经常请农技专家帮助指导与培训,受益匪浅。现在我们正在进行新产品的集约化育苗以及其他品种的试种。”李孙发说。

10月中下旬,恰逢黄皮椒的丰产期,不料基地出现了一种病虫害,专吃黄皮椒,并在黄皮椒上产卵,直接导致黄皮椒无法结椒,产量同比下降10%,李孙发心急如焚。

“我们到他基地一看,发现前期使用的药剂是不正确的,立即建议他换一种药。”省农科院蔬菜研究中心主任薛珠政介绍。

对症下药,除去病虫。“多亏了专家的对症下药,几天后,病虫害就被遏制住,挽回了不少损失。”李孙发由衷地感激道。

专家为李孙发出谋划策可不是个例。在今年的“6·18”上,周宁县与福建省农科院对接,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农业技术研究及人才交流合作力度,柔性引进王庆森研究员等一批农业专家,合作实施生态茶园、高山马铃薯、高山高优蔬菜、晚熟葡萄等9个重点合作项目,省农科院给予每个项目5万元支持,县财政配套专项资金30万元,共同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协议签订后,9个项目随即落地,省农科院专家直接对接相关基地,实地进行技术指导。“每隔一段时间,省农科院的专家就会到各自挂钩的基地、公司指导,毫不吝啬,倾其所学。”省农科院挂职周宁县农业局副局长陈永聪介绍。

如今,李孙发的云埔基地年年大丰收,在周宁本地的蔬菜基地设施大棚面积达600亩,轮番种植茄子、花菜、白菜等,一年四季皆可采摘。基地还带动周边近百名村民就业增收,辐射带动群众发展反季节蔬菜2000多亩,当地贫困户户均增收9000余元。

责任编辑:陈娥

关键词

扶贫开发 人民政府 扶贫 农村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