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周宁新闻

周宁:筑梦山城 奏响强音

奋进新时代 聚焦新宁德——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县域篇

2018-12-19 10:30 来源:宁德网 兰林兴 许孙月 郑文敏

宁德网(兰林兴 许孙月 郑文敏)四十年风雨兼程,四十载艰苦创业。四十年来,周宁儿女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满怀激情,乘风破浪,在峥嵘岁月里谱写了一曲赶超发展的新篇章。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周宁县域经济大幅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城乡面貌脱胎换骨,扶贫领域成效显著,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7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49.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78年的45.1倍,年均增长10.3%;人均生产总值40727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78年的38倍,年均增长9.8%;财政收入5.64亿元,是1978年的239.2倍,年均增长15.1%……这一串串沉甸甸的数据,正是山城周宁四十年来用改革之笔描绘出的壮美画卷。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山城周宁这颗璀璨的“高山明珠”,正秉承改革基因,快马加鞭迈向新的发展征程。

微信图片_20181219090642

整村推进扶贫的七步镇梧柏洋村

产业融合助力新发展

隆冬时节,寒气袭人,却阻挡不了游客对苏家山的热情。溜滑索、穿越丛林、行走高空栈道……在300亩茶园上空,游客尽情体验各项游乐设施带来的刺激与欢乐。

昔日的苏家山村是传统农业村,村民靠种植土豆与茶叶为生,长期过着“地瓜当粮草,火笼当棉袄”的贫苦日子。如今,这里是高端茶叶生产加工区,又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的旅游景区,村民纷纷吃上了“旅游饭”。2017年,苏家山村接待游客40万多人次,年营业收入400多万元。

作为传统农业县,周宁县始终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不断提高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近年来,立足高山高优生态气候条件,加快发展高山蔬菜、晚熟水果、冷凉花卉等特色产业发展,巩固提升茶叶、马铃薯等传统产业。2018年至2020年,县财政统筹安排3000万元扶持资金,培育“百千万亿”产业推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9家,农业专业合作社628家。

从单一落后的农业生产到农旅融合发展,周宁县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从上世纪80年代启动旅游事业,到2016年被列为福建省首批全域旅游试点县,再到完成2017年确定的77个总投资13.01亿元的全域旅游攻坚行动项目中的62个,周宁旅游发展成绩斐然。2018年,宁德世界公园——九龙漈园区作为第四核心园区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期评估,鲤鱼溪景区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鱼文化主题公园,云门、苏家山创建AAA级旅游景区通过专家组评估验收。

立足独特的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周宁引导更多经营主体投资建设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点,提升完善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仙风山森林人家等休闲旅游内涵,大力推进紫云、溪口等乡村旅游特色村建设,推进农业、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目前,全县46个乡村旅游点投入运营,全年接待游客增加到195.6万人次。

在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近年来,周宁县加快推进一批重大支撑性项目建设,特别是2016年12月,总投资66亿元、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周宁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正式动工建设,对增加财税收入和促进宁德、周宁经济社会发展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微信图片_20181219090635

周宁风光 席国胜 摄

民心工程实现新突破

就业稳定,社保完善,菜篮子丰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周宁县始终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放在首要位置,着力推进城乡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统筹协调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硕果。

12月13日,周宁县狮城第三小学的500名一年级学生穿着校服有序走进教室,校园中稚嫩的琅琅书声渐起。据了解,该校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总投资500万元,占地80亩,由周宁职业中专原址改建成立,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设。

建设狮城第三小学是周宁县加快补齐教育短板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40年来,周宁县不断加大投资力度,2017年全年投入教育经费30798万元;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学位供给、教师队伍管理,周宁一中新校区、第二实验幼儿园、英才实验幼儿园等投入使用;“两镇同城”试点和集团化办学积极推行,教师调配补充机制逐步完善,教育供给质量有效提升。

针对群众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周宁县大胆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创新,与闽东医院组建周宁县医院“医疗联合体”,同时拓展深化交流合作,县医院与咸村卫生院、县中医院与李墩卫生院成立联合体。今年11月,周宁县总医院揭牌成立,整合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精神病康复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均衡发展,不断推进“健康周宁”建设。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周宁县在教育、卫生、养老等民生方面累计投入30.23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6倍;2017年,全县公共财政支出的80%都用于民生,达13.6亿元;今年1至11月,周宁县与民生相关的支出达12亿多元。在改善民生的“答卷”上,周宁正在以“真金白银”的投入、实实在在的举措,着力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城乡一体迈出新步伐

“40年以前,出行基本靠走,水泥路、沥青路没见过,也没想过!那时候,只要有一条稍微宽点的砂石路,都觉得是‘康庄大道’!”望着家门口笔直的公路,83岁的周宁县七步镇梧柏洋村村民张大爷满是感慨,津津乐道改革开放后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回溯1988年,周宁县仅有公路301.3公里,大都为沙土路、简易路,等级低、路况差。为了改变“出不去”也“进不来”的面貌,周宁县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筑路潮。

2011年,原302省道南北两段改造工程全线竣工通车,高标准的省道干线提升了周宁连通外界的能力;2012年,宁武高速顺利通车,结束了周宁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2014年,纵三线(周宁段)动工建设,建成后将构筑起周宁通往福安、蕉城、寿宁、闽北政和等地的“一小时生活圈”;2015年,酝酿已久的衢宁铁路全线开工,将成为周宁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又一“大动脉”……截至目前,周宁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 995公里,全县基本实现“镇镇有干线”,100%行政村通柏油路或水泥路。

康庄大道连阡陌,致富坦途通八方。如今,交通路网的加快改善,为周宁城乡建设发展带来了良机。

在城区,以东洋溪为生态走廊,以“高速连接线——狮浦大道”“东西街——仙风大道”为轴线,大力发展商业、教育、医疗卫生、餐饮、宾馆、金融等服务业,使城区创业就业、居住生活、娱乐设施更加完善。

在乡镇,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依托七礼线、纵三线周宁城关至蕉城界、城关至寿宁界三条县城向外辐射轴线,培育城镇发展轴线的空间布局,带动沿线乡镇、村庄发展壮大。

同时,致力补足农村公路短板,把“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韵”的理念,对村庄进行个性化塑造和特色化提升,唤醒了许多古老沉睡的“梧柏洋村”。

据了解,2014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1亿多元,推动吴山底村、云门村、黄埔村等58个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越来越多的美丽乡村依仗着四通八达的路网实现“蝶变”。

微信图片_20181219090639

“旅游+”推动产业融合互动发展

脱贫致富实现“小康梦”

周宁山城,山高水冷,地瘠民穷,一方水土难养活一方人。据周宁县志记载,1978年,周宁县人均年收入低于120元的贫困户占到总户数的36%。到2016年初,该县还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70户5925人。

如何啃下“硬骨头”、趟出“深水区”、打好“攻坚战”,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周宁县把脱贫攻坚作为“头号民生工程”,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从落实贫困户帮扶全覆盖,到帮扶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就业;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到不断深入实施异地搬迁整村推进;从出台落实有关政策,到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贫攻坚,千方百计织密保障网,共筑“小康梦”。

发展产业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稳定依托。周宁县始终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建立“政策推动、能人带动、科技驱动、品牌拉动、山海联动”产业扶贫机制,因地制宜、因村因户施策扶持推动产业发展,实现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近三年,累计发放产业补助资金1744万元,发放小额扶贫贷款4401万元,鼓励帮助925户贫困户自主创业,推动农业扶贫、旅游扶贫。充分开发保洁环卫、生态护林、公路养护等公益性岗位144个,优先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有效促进贫困户实现稳定就业、稳定脱贫。

立足全县35个贫困村的实际,采取整村推进、扶持产业、盘活资源、完善设施等方式,提高贫困村村级收入水平和基础设施水平,促进贫困人口脱贫。仅2018年,该县就安排790万元财政资金推动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35个村均实现全面通电、通网络、通水、通路。实施农业“百千万亿”产业工程,创建县乡两级“扶贫车间”,培育实现了贫困村农村合作社组织或集体经济组织全覆盖。该县35个贫困村中,2017年退出7个,剩余的28个村已基本达到退出标准。

在用好用足扶贫政策,全面落实挂钩帮扶的基础上,周宁县还动员挖掘社会各方资源,凝聚社会各界力量,着力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协同推进的扶贫新格局。组织开展“九个一批”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力量扶贫济困“春风行动”,发动县内外100多家企业和商会积极参与,捐赠扶贫善款、物资价值逾1800万元,帮助收购和销售贫困户土鸡3600多只、土豆约15万公斤、葡萄12万公斤等农产品。

与此同时,围绕教育保障,三年来共落实贫困户学生助学金521.8万元、惠及4490人次,发动爱心企业和公益组织捐赠助学金40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958人次,减轻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压力。围绕医疗保障,加大大病住院、特殊病种门诊和居家康养的补助力度,截至11月,建档立卡贫困户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83.59%。围绕住房保障,三年来累计实施造福工程异地扶贫搬迁1363户,建设造福工程集中安置点4个。

如今,走进周宁大地,瓜果飘香,红墙绿瓦,水泥大道通村庄,乡村旅游促增收,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忙致富,争先恐后奔小康,处处呈现出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崭新气象。

责任编辑:陈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