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件闽东文书的苏醒
2016年,余新忠教授一行在周宁县前溪村入户调查家族文书。 郑勇 摄
宁德网消息(许孙月)五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周宁县博物馆的一麻袋契约文书进入了历史学者的视线。五年后,经过抢救性的收集、整理,散落于闽东各地的文书告别藏身故纸堆的命运,趁着文化研究的东风,重新唤醒自己的学术和文化价值。
民间契约文书也叫文书、契书,是我国千百年来流传于民间、为保证物权而签署的私家文书,是民俗文化的体现。学术研究中,民间契约文书作为文献的原始状态和第一手资料,一定程度补充了官方正史和法律条文的不足,因而颇受国内外学者的青睐。
一麻袋文书引发关注
上月15日,“新发现闽东文书的整理与清代乡村社会研究”课题组负责人、暨南大学教授周正庆来到宁德,同闽东多个县市博物馆的馆长商讨,准备在已完成周宁、寿宁、柘荣、屏南、古田5个山区县家族文书编辑出版的基础上,继续完成蕉城、福安、霞浦、福鼎4个县(市、区)及闽东畬族家族文书的编辑出版工作,计划于今年底完成共10卷20册约1100万字的闽东家族文书系列丛书。
这项浩大的文献工程始于5年前的一次偶然。当时,周宁县博物馆馆长郑勇从拆迁旧房的工人手里,陆续收购了8000多份民间文书,用麻袋装了放在博物馆。正在当地进行学术考察的周正庆恰好看到,激起了极大兴趣。之后,在暨南大学历史系与周宁县博物馆共同倡导下,邀约柘荣、寿宁、古田等县博物馆展开合作,并进行抢救性的收集,目前已收集各类民间文书10万多件。
去年11月,由周正庆、郑勇主编的《闽东家族文书》五卷十册,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上世纪80年代以来,福建学者已相继整理出版了闽北、闽南、闽西等地的民间文书,但闽东文书的收集出版是个缺口。因此,《闽东家族文书》的出版,填补了我省相关领域的空白,对研究闽东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乡村民俗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以契约精神构建诚信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薄纸载满民事民情
长期以来,闽东文书未引起外界关注,因山区雨多雾重,纸质文献保存状况不佳。周正庆与郑勇带领的课题组主要采取“入户拍摄,文书归还原主”的方式收集原始资料。通过县博物馆、乡文化站、村文化协管员的三级网寻找民间文书持有人并进行沟通,对所持文书拍摄整理后归还收藏者。对于一些保存状态较差、关联性较强、有损毁危险的,或持有者愿意出售的文书,博物馆进行收集持有。
在周宁县纯池镇前溪村村民许敦华家中,笔者见到了他保存的家族文书。这些充满沧桑的纸张有分关书、订婚单、山地契约、田地契约、协议书、择日单等几十份,最早的写于清代顺治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许敦华说,这些薄薄的记载时光的纸张,让他清楚看见家族的历史,是宝贵的民俗材料。翻阅这些文书,可以看到家族兴衰、经济生活,可以了解婚丧嫁娶、奇闻轶事。例如寿宁黄氏家族文书里,就有一张记载“租妻生子”的奇葩契约。
周正庆的收集中,清代屏南县长桥乡周佳山村胡氏家族的文书共88张,契约关联性很强,其中有一帧三联卖地红契,清晰地反映同一块土地从绝卖田底权,到尽卖田面权,至最后卖断田底与田面权的完整过程。十几年的流转清晰呈现,百余年前的历史,今人信手拈来。
县域文史研究的高校模式
在周正庆看来,新发现的闽东文书“故事性强、关联度高,具有为清代至民国初年闽东乡村社会经济史、社会史、法律史、民俗学等学术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史料的学术价值”。这些发现将为研究中国文书在清代至民国初年的演变提供实物证据。
为了进一步推进闽东文书的研究,2018年11月,由周宁县人民政府与暨南大学文学院共同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外十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出版社的知名学者,在周宁举办了首届契约与诚信闽东学术研究会暨《闽东家族文书》首发式。研究会举办期间,与会学者还参观了我省首个“闽东契约文书专题展”。
近年来,暨南大学先后委派七批次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周宁县,就闽东契约文书的收集研究、地方民间信仰习俗、传统村落的调查与申报等领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如今,该校历史系对于闽东的研究已经拓展到闽东明清社会经济史、明代闽东海防、古矿业遗址调查保护等。此次周正庆主持的“新发现闽东文书的整理与清代乡村社会研究”,获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暨南学报》还专设了“闽东文书”专栏。
责任编辑:郑力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