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周宁新闻

周宁棕艺的坚守与传承——一蓑烟雨 匠心永恒

2019-07-15 11:28 来源:宁德网 徐烽 张文奎 黄起青 林志勇


宁德网消息(徐烽 张文奎 黄起青 林志勇 图/文) “虽然蓑衣的社会需求量少了,但人们对棕艺始终认可。只要打造产品,迎合市场,棕艺的传承就有希望。”7月2日,在周宁县礼门乡仕本村村民李树文家大院里,一家人忙着制作棕垫,他笑着向记者说道。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公的这份旷达和乐观,始终在手工艺人的匠心中坚守着,使人感受真切。

“串串蓑衣种种田,弹弹棉花过过年。”千百年来,蓑衣(又称棕衣)一直是樵夫、耕者和渔民遮风挡雨的工具。上世纪70至90年代,礼门乡可谓是“棕衣之乡”,特别是在仕本村、芹源村等地,三成以上人家以编织蓑衣为业。

“棕衣防寒防潮,几十年了还能穿。穿上它,再大的雨,都不会淋湿。棕衣最适合南方多雨气候。”李树文指着作坊墙上挂着的旧棕衣说道。

棕艺令李树文自豪。从一片片棕片制成一件棕衣,采用剪、抓、捻、搓、叠、缝、捋、烧等多道工序,其上衣和下裙40多张棕片,全靠长达200多米的棕绳缝制。整个制作工期至少三天。

如今,这种“慢工出细活”所制作的蓑衣已被各种雨具取代。弹簧床、席梦思及塑料扫把等现代日用品的出现,让棕垫、棕扫帚等棕制品乏人问津。棕艺传承一度陷入困境。

匠人的匠心不仅要体现在工艺上,也要体现在现实生活中。现代人泡茶所用的棕刷、农耕馆展示的棕衣,让李树文得到了启发。他将原本1米多长的棕衣缩小为8寸,这一创意给棕艺带来了新生。“迷你版的棕衣工艺品备受酒店、农庄经营者喜爱,每年都销出近百件。”李树文说。

但仅靠制作工艺品还不够,李树文偶然发现寺院里的棉质拜垫容易失去弹性,便推销自己做的棕制拜垫。经久耐用、防潮防烂的高性价比棕制拜垫很快为人所知,口耳相传,大批订单找上门来。“我们的产品主要销往广东、江西、河南、四川的宗教场所,一年可卖出好几千件。”李树文说。

出生在棕衣世家的李树文是编织蓑衣的高手,他努力迎合市场。这份执着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政府为他搭建各种展示平台。

“连续两年,县里到福州举办旅游推介展,都会带上我们。在福州三坊七巷,很多游客当场购买小棕衣、棕垫,还加购订单。”李树文开心地说。2016年他成为棕衣编制宁德市级非遗传承人,县文旅局还在鲤鱼溪景区民俗馆为他留了个展位。

如今,李树文的棕艺产品种类繁多,小到洗茶具的棕刷、棕扫帚,大到民宿酒店的棕包沙发或装饰品。棕艺产品一年可销售近万件,产值达到了30多万元。

市场的成功运作,助推了传统棕艺的发展,也促成仕本村一些村民重新拾起了老本行。“目前,村里有5户农民和我一起合作棕艺,父亲、哥哥也在帮忙。”李树文颇为自豪。“父亲宝刀未老,他一周也能做五六个棕垫。”就连12岁的儿子,也在“观摩学习”。李树文满怀信心地说:“我不指望孩子以后靠棕艺谋生,但祖传手工艺必须要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记者手记】在李树文的努力和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周宁棕艺传承有了新希望。但采访中,记者还是感受到李树文的忧虑:原料缺乏、品牌知名度不够、传承人少、没有系统的教学机制……棕衣能遮风挡雨,源于先辈们的智慧和匠心。棕艺要传承,仍需要我们这辈人的智慧和匠心,还需要政府、企业家、手工艺人的支持与合作。只有这样,传统工艺才能挡得住市场经济的风雨,才能在匠心中得以传承。

责任编辑:吴圣锦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