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周宁新闻

清水漾山城 水景惠百姓

2019-12-02 14:57 郑文敏 林剑峰

387360_mbb_1575164960917

际头村美景 郑文敏 摄

387358_mbb_1575163827962

芹山湖 郑国平 摄

宁德网消息(郑文敏 林剑峰)初冬时节,周宁县李墩镇境内的六浦溪、吾东溪、芹溪像被洗过一样,碧绿清透。沿岸柔柳摇曳,天蓝水清,浑成一色,俨然一幅洇开的生态水墨画。

“我们都是喝着六浦溪水长大的。这两年,看着母亲河的水越来越清澈,溪两岸越建越漂亮,我们的心情也越来越好了。”东山村村民叶寿堂说。

山凝魂,水聚灵。近年来,周宁县以列入水源涵养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契机,围绕全域旅游、全域治水,让全县大小河流水质清澈,让广大群众在享受美景的同时收获更多幸福感。

如今的周宁,一条条河流经过“洗礼”正重新焕发光彩,“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加大投入,打响治水攻坚战

周宁素有“高山明珠”之称,境内水系发达,有大小溪流54条。然而,受沿岸种养业发展、居民生活垃圾倾倒以及生活污水直排等诸多因素影响,一些河流渐渐失去了本来的颜色。

如何让周宁河清水秀?

2017年伊始,周宁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做出了全域治水的重要决策,以周宁列入水源涵养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契机,将“治水”作为生态建设的切入点,分三年安排水治理专项经费1亿元,从东洋溪、六浦溪等主要流域入手,从流经景区景点、重点村镇的重要流域入手,逐步向全县延伸覆盖,力争通过努力,让全县28条大小河流水质清澈,可赏、可游、可饮用、可养生。

建立健全机制,推进河流整治。周宁县相继出台了《周宁县全面推进“河长制”工程暨农村改厕改水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周宁县全面推进河长制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由县至村指定第一河长、河长、村级管理员,并明确管理河段,建立“一河一档”,实行“一河一策”。

“污染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周宁县开展水岸同治,把治水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发展相结合,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合理规范河岸带,大力开展堤岸绿化,建设观水平台、岸边骑行道、景观公园等,加强人水互动,提升水岸景观,营造人水和谐的生态空间和休闲空间。

结合城区片区改造,实施雨污水分流工程,铺设雨污水管网23.53公里;统筹近7000万元,全面启动并完成132个行政村的农村改厕改水工作,75个行政村的污水治理任务及68个村居河道景观;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投资800万元,全面开展行政村垃圾治理并建立行政村环境卫生常态化保洁机制……一系列的举措落地见效,让河流治理更全面、更有效。

全民治水,奏响护河之歌

每天一大早,李墩镇际头村村民陈贻贡走出家门,来到离家不远的际头溪,开始了又一次的巡逻。

六浦溪是周宁县重要的河流之一,际头段更是位于河流上游,做好河流生态保护工作尤为重要。过去,际头溪的生态环境堪忧,不仅气味难闻,更是四处堆放着生活垃圾。村两委曾多次治理,但收效甚微。

2017年,际头村投入100多万元清淤扩道、拆除违建、植树种草,投入70多万元进行雨污分流建设。经过一段时间整治,河水重新变得清澈。

治水不易,护河更难。为此,际头村在“河长制”的基础上,聘请两名村里的老党员和热心村民担任“民间河长”,每天对村庄河道进行巡视,劝导不文明行为,并向村民宣传治水理念。

“现在水清澈了,村民们都很高兴。作为‘民间河长’,把干净整洁的现状保持下去,我义不容辞。”陈贻贡说,现在际头村人人都是“民间河长”。

在周宁,像陈贻贡这样的“民间河长”共有142名。2017年,该县在宁德市率先提出并实施了“民间河长”的做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从老教师、老党员以及环保热心人士中选聘民间河长,充分发挥“民间河长”巡查员、宣传员、监督员和示范员的角色,探索推行“民间河长”与“行政河长”互推互促模式,推进水治理工作。

与此同时,为了有效弥补巡河中因河道环境复杂引发的工作时间长、难度大、效率不高等问题,周宁县依托防汛办33路防汛全球眼和指挥部显示大屏,对重点河段、水库库区等关键部位全天候监控,建立初级信息化监控系统。下一步,该县还计划安排110多万元,在未覆盖的重点河段新增20路监控,进行“智能河长”全覆盖,真正实现管河无盲区、无死角。

治水成效渐显,治水脚步却未停下。2018年11月,周宁县探索引入社会监督员监督机制,由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周宁分会推荐的涉及各领域的12名热心公益群众任河湖管理民间监督员,全程监督全县河流、水库。

目前,周宁已初步形成“河长巡河、警长护河、专管员清河、监督员督河、志愿者爱河”工作机制,河流水质、水生态、水环境明显改善,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治水的氛围逐步浓厚。

做好“水”文章美了环境富了百姓

傍晚时分,微风习习,在周宁县东洋溪畔,成群结伴的村民或在慢道上散步闲聊,或悠闲地在凉亭边休憩,或惬意在亲水平台上垂钓。

东洋溪畔的变化源于生态治理暨景观提升工程项目建设。据了解,该工程总投资4000多万元,包含市政道路、给水排水、路灯、电力排管、交通以及园林景观工程等。主要对河道进行整治和景观提升,建成滨河景观带和城市绿岛、河滨公园风情区、栈桥漫步区以及观景台、水中绿岛、亲水平台、栈桥漫步等多个景点。2018年,该项目竣工后,为群众、游客增添了休闲旅游新去处。

美好何止在城区。近年来,周宁县各乡镇把治水工作与旅游发展相结合,与景观、休闲、文化等社会化功能相结合,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让沿河的一个个乡村变得美丽动人。

紫云村以传统村落和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农村改厕改水项目,积极建设荷塘秀色景点和沿溪观景路线,开发红色旅游景点;浦源村鲤鱼溪景区以引水工程、河道治理、水质净化、河道清淤等为重点,铺设生活污水排水管道,加大改水改厕力度,建设160亩荷花池作为氧化塘处理末端污水,全面打响治水战役……

如今,在周宁全域,清澈见底的河流随处可见。水净了、水清了、水美了,大批游客纷至沓来,亲水游在绿水青山中迎来勃勃生机。

每逢夏日,在李墩镇际头村,来自各地的游客捕鱼、泼水、坐竹排,开启“水上大作战”,尽享狂欢的酷爽。“如今最多一天游客可达2000人。”际头村党支部书记陈树根说。

随着游客的增多,许多村民纷纷在家门口开起了农家乐、便利店……“未治水之前,贩卖光饼要到城关去推销,一天下来收益一般。”际头光饼店老板陈贻张说,如今得益于治水,刚出炉的光饼一会便销售一空。最多时一天可销售近2000块光饼,纯收入就有1000多元。

际头村“夏日泼水”如火如荼,周宁县泗桥乡溪口村也“不甘示弱”,投资开发峡谷漂流,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游玩。

“这里不仅有漂流的游玩项目,而且水也比城里游泳池的好,在这么清澈的水里玩耍,比较放心。”来自福安的游客陈思带着家人体验后,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漂流不仅带来了人气,还带来了财气。“2015年以前村里还是‘零’村财,现在村里用土地资源等入股溪口漂流项目,占7%股份,一年可以分红1万多元。”溪口村书记徐景辉边说边掰着手指数。

“水活了,村子有了“魂”,村民笑了,这是我县治水工作看得见的成效。”周宁县河长办主任孙绍明说,随着治水工作的不断深化,把生态优势转为发展优势、富民优势,真正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责任编辑:郑力炜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