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 因地制宜 差异布局 周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张文奎)3月17日,记者来到周宁县纯池镇三门桥村,2017年脱贫户陈华针一家在三层新房里吃午饭。春耕农忙虽然很累,但陈华针很开心,“吃口饭下午还要去葡萄园盖薄膜。我和其他几户贫困户一起种了40多亩葡萄,收入很不错。”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贫困户抱团合作,打通销售渠道……周宁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抓全市发展“8+1”特色农业产业机遇,通过创新机制,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高山水果、高山高优蔬菜、冷凉花卉等产业,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创新机制 激活发展要素
农业是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但其发展常受到各种条件制约,要解决好“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关键问题。
纯池镇因山多地陡、地处偏远,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口流失严重,产业发展受限,大量土地闲置。该镇在土地流转方式上进行创新,组建农村土地托管合作社,让许多荒山转成“致富田”。
“农民外出打工有收入,家里的地有人愿意种有租金还有分红,这样就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纯池镇党委书记李霞说。
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周宁县地丰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在三门桥村成立,初期农户以收益型全托形式(转包)加入合作社,土地租金平均350元/亩,托管时间为15年至20年。
“因为土地比较分散,通过托管合作社,我的土地流转给别人,我再承租别人的土地,种植地块就会集中,种植起来就方便多了。”陈华针说。
纯池镇库区移民占全县95%,土地托管很好解决了库区移民生产资料的问题,土地高效利用,库区移民产业发展有了保障。因为兴建水库,许罗斌一家从禾溪村北山自然村移民到向阳村,他通过土地流转,投入140余万元种植了30多亩青提。
有了托管合作社,一方面荒地有了专业化、规模化的管理和利用;另一方面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不再直接与农户打交道,成了合作社与合作社之间的协议合作,降低了交易成本。
纯池镇的创新做法是周宁创新机制激活山乡发展要素的一个缩影。去年,周宁统筹安排200万元,作为李墩镇阮洋中村、阮家洞村、芹溪村,泗桥乡赤岩村、红阳村、下楼村、杨厝边村入股国家蔬菜示范园李墩云埔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资本金,扩大花菜、莴笋、茄子、青椒等蔬菜的种植规模和辐射效益,创新了蔬菜产业发展、村财增收新模式。
同时,周宁还通过政策、资金、技术、管理等多项举措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租赁、入股、开发等形式,盘活村集体所有的关闭企业厂房、仓库以及闲置校舍、会堂等资产,发展茶厂、果蔬存储库、农家乐、民宿等,实现村集体“三资”保本升值。
因地制宜 走特色发展路子
近年来,周宁县立足高山特点,在产业发展方面也做出了“高”的文章,走出了特色路子。
纯池平均海拔800多米,适合晚熟葡萄种植,和福安等地葡萄上市有40天的时间差,利于销售。“村两委带头投了70多万元,用流转来的土地进行试种,结果第一年的收成就很不错。”三门桥村党支部书记陈家长介绍。
昼夜温差大,葡萄的生长周期长,糖分沉淀充分,加上科学的种植管理,纯池高山晚熟葡萄果穗大、品质好、口感佳、耐储藏,葡萄种植迅速发展。如今,该镇葡萄种植面积达6000多亩,年产值超1.2亿元。
“村里8户贫困户也加入产业发展的大队伍,共种植了40多亩葡萄,纷纷脱贫,住上新房子。”陈家长说。
如今,纯池已成为小径笋、周宁高山云雾茶、锥栗、葡萄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农民“钱袋子”提供了保障,去年全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230元,比增10%。
近年来,周宁立足生态优势,制定培育“百千万亿”产业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实现特色现代农业产业行政村100%覆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1000家,培育12个规模过“万”产业、8个年产值超亿元产业的“百千万亿”产业目标,做优做强“高山”“高优”品牌。
差异发展 提升产业竞争力
除了发展特色产业外,周宁还十分注重产业差异化发展,针对不同群体、区域制定不同的产业,以提升产业竞争力。
“产业发展不能把眼光放在本县范围内去规划,应该放到宁德全市的‘一盘棋’中去考虑。比如福安有葡萄,柘荣有太子参,那就应该差异化发展,避免市场供求波动影响农民收入。我们的鲜花产业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既解决单一产业的问题,又填补了产业空白。”周宁县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从周宁县花卉办获悉,目前该县花卉苗木种植面积共2300亩,产值9000多万元。鲜切花主要有香水百合、大花蕙兰、非洲菊等,观赏苗木主要有红豆杉、桂花、樱花等。花卉苗木生产企业共15家,花卉苗木已经成为该县新兴特色产业。
不仅产业上差异化,在同一产业中周宁也积极尝试创新,许罗斌的青提就是一例。“这里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青提生长,果实甜度高、品质好,上市时间还与其他地方形成时间差,销售价格能高一截。”许罗斌说,去年首年产果,产量不到2万斤但效益高,在广东市场一斤卖25元还供不应求,今年产量预计至少达5万斤。
返乡创业青年徐守臻在谋划种植中草药时,极力避开市域内黄栀子、太子参等产业竞争。到广西等地考察后,他发现牛大力的市场广阔,也适合周宁的气候条件,所以在2016年下半年流转土地130亩种植牛大力。礼门乡的何文辉则发展三七种植面积达300多亩,可售出种苗30多亩,该基地也成为我市首个以三七为特色中药材的林下立体种植基地。
目前,周宁县已发展晚熟水果1.8万亩,产值1.2亿元;种植高山高优蔬菜2.6万亩,产量3.2万吨,产值1.4亿元;生产干毛茶1万多吨,产值4.36亿元,茶产业综合产值9.3亿元;花卉种植面积2300亩,产值9000多万元……
责任编辑:郑力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