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周宁新闻

周宁李墩镇:产城村三维联动 绘就山乡新蓝图

2020-11-12 11:41 来源:闽东日报 茹捷 郑文敏

a06

宁德网消息(茹捷 郑文敏)

金秋李墩,风景无限。

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建设高潮迭起,用激情书写着新时代的产业奋进之歌。

镇区内,空间框架的不断扩展,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为工贸大集镇建设提供了不竭动力。

在乡村,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相互交融的美丽画卷,正伴随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徐徐铺展开来。

旖旎山水间,一幕幕振兴图景汇聚成砥砺前行的新华章。“李墩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优化发展环境、夯实发展平台,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步入又好又快的良性发展轨道,呈现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农村经济强力推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李墩镇党委书记陈剑杰说。

聚 合 力 局

跑出工业加速度

塔吊林立,机车往来,如今的周宁县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项目,上演着日新月异的“速度与激情”。

周宁县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项目是周宁县贯彻市委“一二三”发展战略、对接四大千亿产业集群招商,引进的不锈钢深加工产业项目,也是周宁县实现跨越赶超、打造首个百亿产业集群梦想和财税收入翻番的重大产业支撑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规划面积约3300亩,产能70万吨;其中一期规划用地1634亩,实际供地1250亩,拟引进不锈钢深加工关联企业40家,实现产能40万吨,产值超100亿元以上。

这样一个“金娃娃”的落地,对于李墩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2019年,项目落地伊始,李敦镇面对着一个硬任务——百日完成征地2600多亩,涉及李墩、陈厝、黄埔3个行政村,需搬迁坟墓700多穴、房屋54栋、农业设施30家、工业厂房2座。其成败,直接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进场建设。

迎难而上,李墩镇集全镇之力,吹响了项目安征迁的“集结号”。

全县48个单位骨干力量组成的“志愿军”与李墩镇、村干部,形成“大兵团”,奔赴一线。

安征迁之难,难在做通群众思想工作。

全身心投入、全天候服务、全方位保障,全镇干部发扬“责任、担当、效率”的过硬作风,埋头苦干、奋力攻坚——

及时公布安征迁补偿方案,在实现一把“公正尺”量到底的同时,切实做好政策解读;

探索建立“一日一督查、一周一汇报、一月一评比”责任落实制度,对工作过程中推诿扯皮、影响进度人员的予以通报;

创建党员“名人”调解团、周宁县不锈钢深加工司法行政综合调处中心,实施多元联合调处,在一线化解矛盾问题……一项项举措,一个个制度,围绕着一个中心——高效高质推进项目建设。

凝聚强大合力,冲破重重难关。从去年1月启动项目安征迁工作,到如今园区初具雏形,1年多的时间,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项目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19年达成招商、同年启动征地、同年完成批地、同年完成供地、同年开工建设……这不仅是“宁德速度”在周宁的再一次实践,也是当地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的具体呈现。

截至目前,该项目一期共有20家企业动工建设,青山钢管、盟信环保、盟信建材、盟信气体等4家企业办公楼已封顶,12家企业已办理规划许可证,3家企业已办理施工许可证,预计年底前多家企业可实现投产。同时,二期安征迁也稳步推进。

这边新产业园建设酣战正浓,另一边,原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步伐也在持续加快。

以招商引资、企业技改等措施为抓手,李墩镇对原工业园区企业采取“淘汰一批、改造一批、引进一批”的模式,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为不锈钢相关产业发展腾出空间,并引导可改造提升的企业对接不锈钢产业园进行转型升级,实现优势互补。

“下一步,李墩镇将以六浦洋4个行政村为中心,对李墩镇工业园区进行拓展延伸。在产业布局上,形成了与宁德上汽紧密相连,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引导不锈钢深加工类大企业、大项目扎根产业园,推动产业园区建设规范化、集约化、特色化。”李墩镇镇长陈兴斌说。

科 学 布凝

打造工贸大集镇

“镇区里多是矮平房,人气也不旺,镇区里能跟商业挂上钩的也就几家杂货铺和小吃店……”这是李墩镇群众对于镇区的往日记忆。

如今的李墩,一边是快速成型的园区,一边是华丽转身的集镇。随着城镇“洼地”聚集效益日益显现,一个承载能力不断提升、配套功能逐渐完善的城镇正迅速崛起。

规划是指导城镇发展建设的蓝图。宽视野、高站位规划,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李墩镇制定出台了《周宁县李墩镇总体规划修编(2019—2035)》。“一核引领全域,两轴串联三区”构建起了李墩空间发展的核心框架。

一核:以镇区为核心,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形成乡镇发展的核心驱动器。

两轴:以主干道为轴线,打造“纵横十字交叉”发展轴。

三区:北部片区依托自然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游;中部片区全面提升管理、服务、集散功能,形成以工业、农贸业为主导的城镇组团;南部片区,提高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构成生态型、效益型农业产业带。

目标既定,奋发向前!李墩镇不断拉大镇区框架,重点实施交通、市政等民生工程,提高集镇区整体发展的承载能力,为可持续发展筑强了根基。

在李墩镇区,有着色彩缤纷外墙的李墩中心幼儿园无疑是当地最“炫目”的建筑。这座园区占地面积2714平方米的幼儿园,已完成了主体工程和硬件装修,预计明年可投入使用。

“李墩中心幼儿园老园区依托在中心小学校内,有3个班,学员103名,属于满负荷运转。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镇的繁荣,现有容纳量已无法满足学生就学需求。”李墩中心小学校长林兆诠介绍,新建成的李墩中心幼儿园班级数将达到6个,可容纳学员210名左右,将大大缓解老校区的学龄前儿童的入园压力。

快补齐短板步伐的不仅仅是教育事业,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也在全面推进。投资1105万元的李墩六浦洋片区安全饮用水项目正在施工建设中,预计年内完成;投资600万元的李墩桥及配套道路建设项目已完成项目设计工作;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目前已实现分散供水;总投资700万元的新敬老院正在加快建设,预计明年初竣工;“海云工程”项目正在深入实施中,已完成李墩镇卫生院医技楼建设项目;总投资2亿元的李墩高速路口连接线项目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一系列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不仅使李墩各项公共服务功能更加完备,也为当地发展商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好福临生活超市的投资方看重的,便是当地的良好发展前景。

这家新开业的超市,是首个入驻李墩的大型综合性超市。超市总投资达800多万元,场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超市位于镇区边缘地带,距离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只有500多米距离。落户在这,能有效吸引镇区和园区流量。”该超市市场运营负责人杨莆城说。

不断汇聚的人气、商气,持续优化的设施配套,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带来了日益攀升的“幸福感”。一个现代化生态型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正从蓝图逐渐化为现实。

各 展 新 姿

书写乡村“绿富美”

穿行李墩镇,但见一步一景,一村一韵,美丽乡村各展新姿,引人入胜。

整洁的街道,往来车辆穿行而过;清澈的六浦溪畔,三三两两游客结伴而行。这些,离不开当地村民齐心协力的“共治”。

六浦溪是周宁县重要的河流之一,际头段更是位于河流上游,做好河流生态保护工作尤为重要。过去,六浦溪际头段的生态环境令人堪忧,不仅气味难闻,更四处堆放着生活垃圾。

2017年起,际头村打响了治水之战。清淤扩道、拆除违建、植树种草、进行雨污分流、安装智能监控……为提升村民护水意识,村两委积极动员村民共同参与治水。在“河长制”的基础上,该村专门聘请两名村里的老党员和热心村民担任“民间河长”,每天对村庄河道进行巡视,劝导不文明行为,并向村民宣传治水理念。

“村子环境好了,我们生活更加舒心。现在大家意识都提高了很多,自觉维护村里的生态环境。”“民间河长”陈贻贡说。

“清水”行动成效显著,岸上村庄环境整治的力度也在不断加码。持续推进际头、芹溪、楼坪等高速沿线村庄环境整治,共完成房屋立面改造30000平方米,平改坡3450平方米,绿化面积34亩。

随着生态和环境质量的快速提升,特色农业、旅游业的崛起,也正悄然改变着当地乡村产业格局。

李墩村在“水”字上做文章,不断丰富水上娱乐项目,并组织泼水节活动和篝火晚会,逐步打响了乡村“亲水游”品牌。

大花蕙兰种植基地、金线莲野外种植基地在芹溪村落地生根,而当地宝丰古银矿旅游资源的开发,也为村民开辟了产业发展新路径。

黄埔村、阮家洞村、阮洋中村、际会村则推进蔬菜产业生产向现代化、规模化发展,全力打造农业产业综合片区。

此外,李墩板凳龙、黄埔北路戏、东山造纸、际会活性炭旧址、李氏家风、林氏家训等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为当地旅游加入丰富的文化元素。

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楼坪村,抓住石门山·楼坪旅游景区升级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这一契机,以古村古民居和石门山景区为载体,打造以“农商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发展路线,吸引越来越多八方游客。许多村民纷纷在家门口开起了农家乐。楼坪村村民许晶莲和丈夫便是其中之一。

2018年,许晶莲夫妻从上海回到村里,开起了当地第一家民宿。清幽而富有农家气息的环境,古色古香的整体风格,吸引了众多回头客。

“节假日基本一房难求。今年“十一”期间,客房在半个月前就已预定一空。”许晶莲介绍,虽然只有8个房间,但去年该民宿的营业额达到了20余万元。

一个个乡村嬗变的动人故事正在书写。2019年,全镇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得到显著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今年,全镇预计有超过一半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所有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同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9户516人,已于2017年底实现全部脱贫;县级贫困村阮家洞村、阮洋中村,市级贫困村芹溪村已于2018年底实现全部脱贫退出。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李墩镇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以“三产融合”为支点,全力转动发展“引擎”,用实干本色诠释担当底色,大步迈向新的征程。

责任编辑:陈秋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