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后洋村:生态产业让乡村流金淌银
近日,在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村口,后洋村党支部书记张妙香带领周宁县三库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农户们抢收马铃薯,为轮种彩色水稻作准备。
1983年,后洋村村民黄振芳贷款8万元,带领全家开荒造林,在速生林中套种马铃薯、魔芋、茶叶等作物,“以短养长”。在黄振芳家庭林场示范带动下,全村掀起造林热,林地面积扩种到7300多亩。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曾到后洋村黄振芳家庭林场调研,并亲手种下三棵杉树。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首次提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的“三库”绿色生态理念。
“三库”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 黄起青 摄
33年来,后洋村在“三库”绿色生态理念的指引下,积极探索“林下经济+乡村观光”的产业发展模式,引进一批产业,发展一批产业,在绿水青山中谋划乡村振兴。
2020年,在周宁县委、县政府的帮助与支持下,后洋村党支部引领成立三库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去年以来,该合作社相继流转耕地210亩、土地98亩、林地3300亩、古民居32栋,并依托黄振芳家庭林场,发展草珊瑚、金线莲等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彩色水稻以及土地出租等方式,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46万元。
“合作社的成立是为了更好实现全村抱团发展,60余户村民以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折价入股合作社,预计在户均能增收2000余元。今年我们通过轮种等方式,进一步夯实林下经济基础。”张妙香说。
林下经济风生水起,富民产业齐聚一堂。和谐牧业、三杉花卉等生态产业纷纷在后洋开花结果,不仅为后洋村增加村财收入30多万元,还解决了不少村民的就业问题。
“如今,我出门就能上班,工作也不复杂,幸福日子就得这么过。”家在后洋村的李慧娟是三杉花卉的员工,平时工作主要负责分割组培苗,月收入能有3000元。
后洋村的绿水青山成了家门口的“绿色银行”,好生态为老百姓带来好生活。2021年,后洋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5.9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
除了谋划产业振兴,后洋村还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先后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整治为重点,完成20多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停车场、3D立体墙绘、农家乐、村道连接纵三线,并修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七彩后洋”的美名也越传越远。
如今,走进后洋村,入村的道路宽阔畅通,道路两旁干净整洁,一曲溪水绕村而行;文化议事亭、活动广场、3D彩绘墙一应俱全,一村一落皆是景,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不少村民也在乡村旅游热下找到了新的致富路。
“现在来后洋村参观学习以及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我也将自家的自建房简单装修了一下。一到假期,就有游客过来居住,这为我带来不少收入。”村民张汶铅开心地说。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通讯员 林子杰
编辑:林宇煌
责任编辑:林宇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