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周宁新闻

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县域巡礼 | 周宁:四季皆盛景,处处皆宜游!

2022-08-16 23:10 来源:闽东日报

入夏,周宁鲤鱼溪景区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每当夜幕降临,数千名来自周边县(市、区)的游客齐聚鲤鱼溪,游赏荷花,观看水幕电影、灯光秀,共享鲤乡风情。

周宁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鲤鱼文化之乡,县城海拔全省最高。

不到周宁,不知夏之美。

周宁平均海拔800米,

森林覆盖率72.96%,

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素有“云端之城”“天然空调城”

“中国天然氧吧”的美誉,

置身其间,

暑热顿消,遍体舒畅。

近年来,周宁县深入践行“三库+碳库”绿色生态理念,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以业态融合为抓手,做好“旅游+”文章,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康养等深度融合,努力开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鲤鱼溪光影秀   叶罗彪 摄

把“绿水青山”

打造成旅游“金名片”

暑期,周宁县“三库”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后洋村黄振芳家庭林场)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来此研学,在绿水青山间开阔眼界、提升素质,感悟“三库+碳库”绿色生态理念。

“我们依托基地资源,结合村庄活动场所,设计集体活动项目,探索打造学生校外学习实践营地,通过寓教于乐、寓教于山水的‘研学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村民参与,探索走上发展研学旅游的新路子。”七步镇宣传委员陈婷婷介绍道。

1983年,后洋村村民黄振芳贷款8万元,带领全家开荒造林。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后洋村掀起造林热,林地面积扩种到7300多亩,座座荒山变青山。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近年来,后洋村探索“林养、林种、林游”融合新模式,打造七彩后洋、七彩水稻以及“三库”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大力发展森林旅游,迎来各方游客。去年,后洋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

鲤乡福境  叶先设 摄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周宁县孕育出鲤鱼溪护鱼习俗、林公祈福习俗、驮灯习俗、木拱廊桥营造技艺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鲤鱼溪、九龙漈入选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园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还拥有陈峭、苏家山、云门、石门山·楼坪4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杉洋林公忠平王祖殿、宝丰银矿遗址2个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浦源、禾溪、楼坪等14个中国传统村落。

云雾缭绕的苏家山景区  魏孙亮 摄

“绿色是周宁最靓丽的底色,高质量发展的力量就积蓄在这山水之间,我们始终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发展壮大绿色旅游产业,切实让山水更美、群众更富。”周宁县文体和旅游局局长凌良定说道。

夏日戏水    叶罗彪 摄

立足“山”“水”资源,周宁持续擦亮“鲤鱼文化”“三库文化”“古银矿文化”“林公文化”等特色IP,把生态建设融入全域旅游中,开发“研学游”“红色游”“避暑游”线路,因地制宜打造独特旅游品牌。

在全域旅游带动下,

周宁成功创建国家级

及以上文化旅游品牌24个,

56个乡村生态旅游经营点

先后开放运营,

运营和在建的民宿超过100家。

徜徉于周宁,放眼所见,高峡飞瀑清风惬意,古老村落和谐祥宁。一辆辆旅游团队大巴行驶在景区公路上、一拨拨自驾自助游客流连于山光水色中。2021年,周宁县接待游客量412万人次、比增102%,旅游综合收入达26.5亿元、比增69.8%。

用“24℃的清凉”

引客“寻凉”避暑

烈日炎炎的盛夏,气温不超过25℃、处处清凉的仙风山,成为众多游客的消暑“打卡”地。游客纷至沓来看日出、赏云海、观星、露营。

“我是第一次来仙风山度假,这里不仅很凉爽,而且山好水好人也好,仿佛世外桃源,夏天到这里避暑真好。”来自湖南的游客彭文欣说。

近段时间,全国多地迎来酷暑,周宁气温却仍保持在20℃到31℃之间,到周宁“觅清凉”的外地游客持续增加,冷凉资源为山城带来“避暑经济”。据相关部门统计,今年第二季度,周宁县景区旅游人数80.07万人次,环比增长2.02%。

“连续3年到周宁避暑,白天基本不用开空调,晚上还有点冷。”来自福州的游客林颖说,周宁日均气温仅24℃,来了就不想走。

近年来,周宁县依托“凉气候”,加强对外推介力度,不断补齐短板、激发活力,增加景区亮点,着力挖掘“避暑经济”,打造夜间旅游经济,加快推进各类精品民宿发展,实现“凉资源”向“热经济”转变。

陈峭云海引得游人前来露营游玩   叶罗彪 摄

一到盛夏,周宁县礼门乡陈峭景区也是人潮涌动。伴随着景区的发展,不少村民将自家老宅改建成民宿,当上了老板。“我们将村委楼二楼承包出租作为民宿,每年村集体可增加3万元收入。”礼门乡陈峭村党支部书记陈妙皇说,现在村里已有16家民宿,夏季民宿客房基本提前一周就被预订满了,还有不少游客租赁帐篷在户外露营。

仙风山云海  叶罗彪 摄

未来,周宁县还将致力推动“中国天然氧吧”“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省级森林康养城市”建设,实施华东云端康养旅游度假区、仙风山森林体育公园等“旅游+”项目,加快“周宁凉”升级“热产业”;在“吃住行游购娱”上提品质、做文章,做强“周宁有鲤”城市名片,丰富文旅消费新场景,让游客感受“清凉夏日”,留住“烟火记忆”。

以花为媒

“卉”就“美丽经济”

8月,鲤鱼溪畔荷花、向日葵等竞相开放,不少游客“闻”香而来。“走进这片花海,心情特别舒畅,我在朋友圈分享了很多美照,很多朋友看到了都想来玩。”来自南平的游客吕火全在荷花池栈道上,用手机定格美丽瞬间。

好生态带来了“花经济”。周宁县因地制宜,绘就“花”的画卷,先后引进无锡向山兰园、盛周花卉、三杉科技等27家花卉苗木企业,培育了大花蕙兰、香水百合、多肉等10多枚花卉“金种子”,全域布局花卉产业,串联“花鲤小镇”“百亩荷塘”“油菜花海”“杜鹃花海”等热门花旅目的地,用更多鲜花装扮山城。

“我们以花为媒,做大了乡村旅游文章。”泗桥乡坂坑村党支部书记宋玉春说。2013年,该村在外创业党员王永光返乡创办天蓝蓝生态农业发展公司,精心培育了上百个杜鹃花品种,依托线上销售、线下花海旅游节等,实现“花旅结合”。

“通过土地流转,荒地变成花园,游客络绎不绝,村集体入股创收近20万元,带动70多户农户就业增收。”宋玉春说。

杜鹃花海吸引游客前来拍照赏花   黄起青 摄

暮春,泗桥乡坂坑村一簇簇杜鹃花争奇斗艳、千山铺锦、万岭映彩;盛夏,鲤鱼溪百亩荷花竞相绽放,莲叶接踵铺开,荷花零星点缀,吸引游客纷至沓来;金秋,“四季”花海中,格桑花、粉黛花花浪起伏,花枝摇曳;寒冬,大花蕙兰悄然开放,晶莹剔透的雪花和雾凇,将仙风山装点成银色的世界……如今的周宁正逐渐成长为一座春夏秋冬皆可“观花海、逛花市、赏花艺、过花节”的“花园城市”。

随着“赏花经济”不断升温,周宁还将结合各乡镇申创国家A级旅游景区、金牌旅游村等工作,以“绣花功夫”全域布局花卉产业,打造四季皆春、处处皆景的宁德大湾区“后花园”。

银装素裹下的周宁  叶罗彪 摄

来源:闽东日报 郑文敏

编辑:刘宁芬

审核:林翠慧 周邦在

责任编辑:刘宁芬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