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周宁新闻

周宁紫竹村:村里事“云”上办

2023-05-10 15:50 来源:《福建支部生活》2023年第5期


“我们村弄的这个‘数字乡村’平台,是真正的高科技。有了它,就仿佛多了几把‘放心锁’,村里各项事务安排得明明白白、妥妥当当。”说起“数字乡村”项目,周宁县紫竹村党支部书记陈金山赞不绝口。

去年10月,紫竹村投资 35 万元,启动“数字乡村”治理平台建设,设立数字乡村、数字治理、数字党建、数字城建、数字农业、数字文版、数字惠民七大板块,以“服务于政府、服务于产业、服务于群众”为建设宗旨,为基层治理和服务注入“智慧动力”。

玛坑乡紫竹村航拍图

01

信息服务  “云”享资源

玛坑乡紫竹村村委会的“数字乡村”监控室的大屏幕上,全村主要路口、重要场所的实时图像,以及车辆通行、人员流动等情况,一目了然。

紫竹村面积 6.83 平方公里,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面积广,但常住人口老弱幼居多,在人口统计、土地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存在困难。

基于此,紫竹村“数字乡村”平台通过基础资源数据化,对全村土地构成、人口结构、经营主体、收入来源等数据全面采集分析,实现科学决策,优化资源配置。

数据通“网”的同时,紫竹村依托“数字乡村”建设,在村庄公共区域、重要路口等位置安装智能化监控设备,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作为中国传统村落,紫竹村现存多座木质古建筑。“由于‘先天不足’,古建筑群内仍然存在电气设计不合理、电线老化等现象。特别是村里的民居,大多是用木头、青瓦建成,耐火等级较低。”陈金山坦言,提升古村落消防安全迫在眉睫。

为解决这一问题,紫竹村依托“数字乡村”平台,安装烟火识别监控系统对火情进行实时监测、智能预警,让古村落拥有了 24小时在岗且反应灵敏的“保镖”,将火灾隐患扼杀在萌芽中。

相关负责人讲解数字乡村硬件使用方法

“依靠科技手段,如今村干部能及时掌握全村动态,第一时间了解村民需求,打通了为群众办实事的‘最后一公里’。”陈金山说。

02

“数字”赋能  为民解忧

戴着这个手表能监测到我们老人的健康数据,孩子在外面也比较安心。”紫竹村村民陈华枢指着手腕上的智能手表,开心地说。

据了解,紫竹村70岁以上老人占全村常住人口的12%。这些老人常年独居在家。如何照看空巢老人,怎样保障他们的安全、保护他们的健康成了当地村委的重要任务。

针对当地实际,紫竹村免费为全村空巢老人家庭配备健康监测手环,实现一键呼救、位置查询等功能整合,对老人的心律、血压、血糖等健康状况进行统一采集,并与“数字乡村”治理平台相连接,通过“智慧养老”守护空巢老人平安。

村干部正在为空巢老人佩戴健康监测手环

“数字”为民,紫竹以村民需求为导向、以数字赋能为手段,通过门户网站以及小程序实现联动,让数字化融入到村民生活的多个场景。

信息“跑路”的同时,网格员们也“一直在路上”。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办事诉求,紫竹村实行网格员“一对N”包联代办制度,村级管理员依托数字化平台对网格员进行指挥调度,实现群众“少跑路”甚至“零跑路”。

“当前,我们还在积极来集群众需求,进一步增加平台功能,力争让村民实现‘云端隔屏’办理相关事务。”陈金山表示,数字乡村建设进一步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让群众“小事不出门”逐步成为现实。

03

以“数”育业  致富增收

“土壤PH值7.1、温度 20.3 摄氏度、湿度10.5%……”走进水尾峰茶园,漫山的茶树间,分布着摄像头,温度、湿度、土壤传感器等设备,24 小时监测茶叶每日的生长环境,以数字化手段赋能茶园的精准种植、智能管理和智能决策。

借“数”通路,紫竹村利用数字科技手段和物联网技术升级改造乡村产业,在数字农业、农产品上行、智慧文旅等方面,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

如今,数据正成为“新农资”,助力紫竹村传统农业从“泥里”跃升“云端”。“茶园安装了数字系统,相当于有了智慧大脑,大大提高茶品质和茶产量。”茶农陈永滔说。

农业插上数字翅膀,乡村旅游也在加“数”前行。点开“数字乡村”平台中的“数字文旅”板块,紫竹村各类民宿信息一目了然。依托中国传统村落资源禀赋,紫竹村探索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对乡村旅游数据进行信息化采集,实现乡村资源数据化、旅游服务个性化。

新技术添底气,紫竹村发展更有动力。目前,紫竹村计划种植铁皮石斛,扩大林下经济种植面积。同时,加紧推进民宿、农家乐等旅游开发项目建设,打造产业发展新增长点。

乡村数字化探索仍在路上。“全面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对规范乡村公共事务管理,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玛坑乡相关负责人说,玛坑乡以紫竹村为试点,适时全面推广,完善各个村的监控建设、农业物联网建设等,通过信息加科技,“一图统揽、一面统管”全面了解玛坑乡,建设纵向贯通乡、村、户的数字乡村管理平台,实现“全面覆盖、精细管理、共享融合、社会参与”的数字乡村管理体系。


来源:《福建支部生活》2023年第5期

编辑:林宇煌

审核:刘宁芬 林珺


责任编辑:林宇煌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