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周宁新闻

宁德调查丨乡村振兴的“周宁路径”

2023-07-25 11:06 来源:闽东日报


入伏去哪避暑?周宁几乎成为闽浙游客的第一选择。炎炎夏日,记者来到周宁仙风山,在停车场看到闽A、闽D、浙C、沪A……来自闽浙乃至全国各地的车牌。拾级而上,山顶上游客们迎风品茗,浅唱低吟,尽享夏日周宁独有的透心凉。

周宁县平均海拔800多米,被誉为“云端之城”,境内千米以上山峰288座,独特的地形地貌给周宁带来了如画风景,也成为周宁乡村振兴的绿色家底。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三库+碳库”重要理念的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周宁牢记嘱托、逐绿奋进,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闽东特色乡村振兴“周宁路径”。

仙风山日出云海吸引省内外游客前来打卡 叶晓晖 摄

聚力“提质增效”

迈出产业兴旺新步伐

记者来到周宁县浦源镇盛周花卉基地,绿油油的花杆上,多彩的多头小菊甚是惹人爱,花农们正忙着采摘、打包,销往福州、广州等地。

近年来,周宁精心构建“3+N”特色产业体系。依托良好生态资源,实施“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工程,深耕高山冷凉花卉、高山云雾茶、高山马铃薯等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融合发展,打造“周宁有鲤”区域公共品牌,农业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60亿元。

在周宁七步徐万和农业葡萄基地,负责人徐伟正忙着给新品种“妮娜皇后”套袋。徐伟瞄准了高端水果市场和周宁独特的高山气候条件,去年投入千万元,建设现代化葡萄产业孵化基地,引进新品种,葡萄亩产达10万元以上,附加值收益得到大大提升。

游客采摘阳光玫瑰 郑文敏 摄

据了解,周宁县2022年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1个、省级示范村3个、市级专业村6个;年度16个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3.872亿元;投资6500万元建成“金种子”保种和孵化培育中心,培育了大花蕙兰、百合花等优质种质资源,年产成品花56万盆、种苗500多万株;投资5000万元建设茶叶集中加工区,年产茶叶产量1.1万吨;制定周宁高山马铃薯种植团体标准,建成首家马铃薯加工厂房,启动马铃薯繁育中心项目,全年马铃薯种植面积2.5万亩,年繁育新品种微型薯5万粒以上。

盛周花卉基地工人正在整理包装小雏菊 许孙月 摄

采收、装袋、称重、运输……7月18日,周宁县礼门乡贡川村玉米喜获丰收,村民们穿梭在茂密的玉米林中,一片繁忙。

“我们第一季种植80多亩玉米,亩产1000多公斤。目前,第二季玉米苗已在培育阶段,马上投入新一轮种植。”贡川村党支部书记陈志强说。

食为政先,农为邦本。近年来,周宁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先后出台粮食安全生产七条措施、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惠农政策,累计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各类资金1232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9000亩,推行“两个一百亩”计划,开展“周宁有鲤·邀您来种田”耕地认领活动,各界累计认领耕地5309.9亩,在全省率先推出“垦荒贷”金融产品和全县域野生动物侵害保险。

2022年,该县种粮面积74469亩、完成率103.43%,产量28099吨、完成率104.85%。蔬菜、水果、茶叶、肉蛋奶、水产品全面增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监测合格率10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自然资源,周宁不仅做大做强农业,更是推动农文旅融合,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七步镇苏家山村,湛蓝的天空映照着连绵青山,有机茶园上空的高空玻璃栈道、悬崖秋千、蹦极等户外体验项目游人如织。

周宁紧盯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目标,推进常源、紫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创建,首批6个市级“金牌旅游村”开工建设,鲤鱼溪百亩荷塘、夜景灯光秀等景点成为网红打卡地,仙风山成功创建宁德市职工疗养休养基地、福建省森林康养基地。持续打造高品质住宿,加快推进浦源、礼门等民宿集群建设,引导市级金牌旅游村建设旅游民宿,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感。全力做好“周宁高山美食”文章,推出“8+1”农特“周宁一桌菜”,打造特色街区2条,推动“周宁有鲤”区域公用品牌产品成为最具周宁特色的伴手礼。

逐绿奋进,“碳”索生态产业化,周宁创新设计“碳汇贷”融资模式。去年,七步镇苏家山村2000多亩集体林地成功办理了“碳汇贷”20万元,用于茶叶、水果等绿色产业发展,“以林兴业”,点“碳”成“金”。截至目前,周宁县已为县域范围内拥有林业资源的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主体、小微企业等发放“碳汇贷”42户1056万元,生态资源量化为农民手里的“真金白银”。

突出“美丽乡村”

提升生态宜居新“颜值”

生态宜居,这是乡愁的最美底色。记者来到泗桥乡坂坑村,干净整洁的县道穿村而过,从路边的排水沟到村里的犄角旮旯,处处感受到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新变化。

近年来,周宁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全域推广“坂坑经验”,采取片区式、单村式、沤肥池(小型处理设施)方式,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类及资源化利用工作全覆盖,2022年度,全县140个行政村共集中开展规模较大的清洁行动360场,发放宣传资料9244份,张贴宣传标语835条。

龙住院村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宜居乡村 李洪元 摄

“我们还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晋级专项行动,分批推动村庄‘提档晋级’,实现‘基础版’全覆盖,建成‘标准版’56个、‘提升版’28个。”周宁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

周宁实施农村建设品质提升项目29个,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107个,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项目开工建设,78个千人以下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全面完成。以乡村“五个美丽”建设为抓手,完成裸房整治345栋,创建美丽庭院388个、乡村微景观75个,打造一批小而优、小而精的乡村美景。

护好生态金字招牌。近年来,周宁深化工业源污染治理,严格落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加强面源污染管控,全县空气质量监测达标天数比例100%,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同时,开展东洋溪等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319公顷,建成生态水系3.95公里,完成禾溪、樟源溪河道整治,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重点流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

芹溪村村民正在智能垃圾桶前投放垃圾 郑文敏 摄

群绿环绕的周宁县“三库”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200多名学生在黄振芳家庭林场听“三棵树”故事,学“三库”绿色生态理念,在绿水青山间感悟“三库+碳库”重要理念。

周宁以“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生态理念为引领,持续打造并扩大“三库”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影响力,现已入选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示范基地,授牌省委、市委党校教学点和全市首个北京大学思政基地,打造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宁德窗口,七步镇入选福建省气象学会、福建省旅游协会联合开展的2022年“清新福建·气候福地”第二批气候康养福地。

坚持“党建引领”

构建治理有效新格局

乡村振兴,重建设更重治理,基层组织堡垒是关键。周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全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县建设为牵引,创新实践“一核四化三行动”模式,探索创新集聚下派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完善领导挂钩帮扶和乡村振兴指导员、科技特派员“两员”派驻全覆盖等工作机制;整合省、市、县下派力量,组建乡村振兴工作组,统筹推动解决农村在乡村振兴中出现的各类难点热点问题;推行下派人才跨乡跨村服务……周宁县通过整合、盘活下派干部工作力量,实现下派干部“效用最大化”,累计实施服务项目234个,开展服务1298个,帮助解决问题649个。

该县实施“组团化、片区化”服务项目234个,推动41个村级党组织跨村联建抱团发展,全县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村75个,其中50万元以上村38个。健全完善“1+9+N”党员教育培训教学榜样,完成农村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排查整顿工作,统筹推进导师帮带制、党组织书记“提级管理”、“头雁练兵比武”活动、党员“带富先锋”培育等工作,加强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周宁持续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强化县“云端英才卡”服务管理,实行完善“特支人才”“乡土人才”评价认定操作细则,实行县处级领导挂钩联系优秀人才机制;扎实推进人才引育工作,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中心、人才驿站等平台标准化建设,23人被认定为宁德市天湖人才,成立名医“师带徒”工作室5个,引进市级紧缺急需医疗卫生等各类人才10名,“扬帆计划”正式上岗实习率、双一流学习完成率位居全市第一。

周宁县农信联社为人才办理“云端英才卡” 林丽华 摄

城乡统筹,相互促进。周宁按照“西拓南承、呼应湾区”战略布局,向西加快新城区建设,完善生活、生产及全域旅游等功能配套,向南推进李墩、咸村等中心镇建设,衔接环三都澳大湾区。

下一步,周宁县将深入开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持续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做法,深入实施《周宁县践行“三库+碳库”重要理念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全力推进一批生态保护的全域性、综合性项目,大力发展“3+N”特色产业等一批“低碳”“负碳”产业,因地制宜培育森林康养、乡村旅游等业态,不断提高绿色发展“含金量”,奋力打造全国践行“三库+碳库”重要理念赋能乡村振兴的“周宁样板”。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张文奎 通讯员 魏知秋

编辑:陈娥

审核:刘宁芬 周邦在


责任编辑:陈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