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丨周宁常源村:“三个公约”约出治理新风尚
“母亲河干净了,村内处处散发着文明的气息,干净的环境让我们村民或者游客都感到非常舒心!”周宁县礼门乡常源村村民们所说的母亲河正是贯穿该村的一条溪流——下洋溪,是常源村祖祖辈辈的生命之源。而美好环的背后,正是“三大公约”所营造的治理新风尚。
常源村党员、群众清理河道
近年来,常源村年轻村民陆续外出经商务工,在家群众对河道清理心有余而力不足,慢慢沉积了很多淤泥,不时还有一些垃圾漂浮,影响村庄整体环境。
常源村以党支部为核心,由村内党员带头制作党员公约初稿、沿袭黄家祖训“十要十不要”形成黄家公约征求意见稿、村两委共同制定一则具有常源特色的游客公约初稿。村“两委”牵头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对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完善,为常源村黄氏家族量身定做了简洁明了、易记易懂、便于遵守执行的“三个公约”——党员公约、黄家公约、游客公约。大家不仅将“三个公约”记在心上,更落在行动上。每逢节假日村民返乡,党员村民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清理河道主题党日活动,其他村民也纷纷响应积极参与保卫母亲河行动。经过清理维护河道环境,河道变得更加干净美丽,无人再往河里丢垃圾。
党员公约引领党员更有效地发挥在乡村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黄家公约则更加规范村民行为,提高村民整体素质。为了更好地展现古村落风貌,村庄实施环境整治,早年群众为了便利加盖了一些灰楼,影响村庄美观。在黄家公约的影响下,村民们积极配合村“两委”进行拆除灰楼、炮楼,共同积极建设美好家园;自扫房前屋后,清理杂草,保持道路干净;村中古民居被成片保存,无新建房屋,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提升。
“三个公约”被挂在进村显眼的位置,吸引游客纷纷驻足停留,让游客感受到村民的热情好客,自觉抵制陋习,文明出游。随着“三个公约”的深入民心,除了看得见的环境在悄然发生变化,看不见的乡风文明也正沁润人心。2022年,常源村获评第二批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宁德市第十四届文明村镇、宁德市金牌旅游村。“‘三个公约’不是一纸空文,更不是墙上的装饰品,是广大党员、群众智慧的成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定规矩、立良俗、破陋习、扶正气,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助力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礼门乡常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起财说。
来源:福建法治报、法治周宁
编辑:林宇煌
审核:林翠慧 周邦在
责任编辑:林宇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