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柘荣新闻

柘荣英山乡:保护传统村落 留住美丽乡愁

2017-12-14 11:05 来源:宁德网 叶陈芬,刘嘉靖

7

英山诗画  游再生 摄

宁德网消息(记者 叶陈芬 通讯员 刘嘉靖)近日,朋友圈一篇《福建第二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出炉!有你家乡吗?》成为柘荣县英山乡人转发的热门话题。英山村继官安村后,不负众望成为英山乡第二个省级传统村落。

“我从小在英山村长大,小时候,上山拔兔草,上树抓知了,下河洗衣服,下水摸鱼,下田捉泥鳅,还有摘野果,养猫头鹰,听老人讲故事,还有村里的千年古树。石墙黛瓦、炊烟袅袅的古村落有着时间积淀的韵味,那一砖一瓦都是我孩时的回忆,是我对乡愁的寄托。”这是常年在外的英山村籍画家杨月李在朋友圈写下的分享,短短的字里行间,是满满的乡愁。

12月8日,记者来到杨月李笔下的英山村,只见村庄依山而建,地势陡峭,一幢幢古民居点缀其间,从山脚下的最低房屋到山顶上最高的房屋落差达400多米。远看村庄宛如挂在半山腰的灯笼,故有“灯笼挂壁”之美誉。村内古民居以土木结构为主,百分之七十的房屋皆前崖后壁。这些崖壁历经几百年的风雨洗刷,至今依然保存完整,漫步其间,一步一景、移步换景,妙趣横生。

据介绍,英山村位于英山乡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距柘荣县城22公里,是英山乡人口最多的一个行政村。英山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茶叶、粮食生产,药材种植等。

“英山村拥有千年红豆杉、古炮楼、古粮站和有半世纪历史的石古桥等遗迹,历史人文底蕴深厚。”英山村村民主任杨岩生告诉记者,为了让英山村古民居不再风雨飘摇,让英山村“四个文化”(崖壁文化、公社文化、缪侯仙姑文化、耕读文化)能够重现世人眼前,该村着力推进文化建设。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投入大量人、物、财力对“四个文化”进行充分地挖掘和保护,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按照“党建引领、生态涵养、药茶富民、文旅互动”的发展思路,立足村情民情,挖掘出老公社、崖壁、耕读、缪侯等四种文化形态,催生风水变风景、废场变公园、文化变精神,形成励志、进取的价值取向。

“近年来,英山乡为深入挖掘自身文化底蕴和文化品牌,科学有序地发展保护传统村落,在立足保护前提下推进开发,在有序开发中强化保护传统村落,着力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英山乡党委书记杨升昌侃侃而谈。他说,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要找到平衡点,做到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协调发展,延续传统村落风貌,并按照修旧如旧的修缮工作思路,完整地保存了古民居,保持了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延续性,增强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目前,英山村已完成红豆杉公园二期建设,占地4000多平方米,集休闲、健身、娱乐、观赏为一体;修缮了两座古炮楼;借助古民居为载体,修缮其成为了耕读相兼馆;修缮老人民公社;在全村实施安全饮用水工程……“我们一定会以这次入选省级第二批传统村落为契机,不负信任,撸起袖子加油干,让传统村落更加生机勃勃。”对英山村的未来发展,杨岩生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叶朝玉

关键词

英山村 村落 英山乡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