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贫困户甩掉帮扶的“拐杖”
——记柘荣县城郊乡岭边亭村“第一书记”姚子峰
宁德网消息(陈峰)2014年,柘荣县城郊乡岭边亭村还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和县里的“空壳村”。2017年,岭边亭村实现贫困村顺利“摘帽”,村财收入突破10万元。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岭边亭村短短时间里有如此喜人的变化呢?“因为我们有姚书记!”村民们口中的姚书记就是省第四批驻村扶贫开发的下派干部、岭边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姚子峰。
“党建+扶贫”为精准扶贫凝“聚力”
2014年,岭边亭村党支部被列为软弱涣散党组织,面临“工作开展难、重点项目推进难、群众信任和支持难”的“三难”困境。姚子峰认真履行“第一书记”职责,从抓村两委班子建设入手,采取班子队伍一起抓、思想观念一起带、扶贫攻坚一起干的“1+1+1”工作模式,确保扶贫攻坚和组织建设互融共进。
同时,他还建立了党建三级联创机制,与省法院行政庭、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知信衡律师事务所联合开展党建结对帮扶,在爱心帮扶、就业创业、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提供资金保障和软件支持。通过真心换真情的举措,把广大党员和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有效破解“三难”局面,使高速公路岭边亭段等重点项目安征迁工作顺利完成,实现村党支部从“软弱涣散”到“党建示范”的蜕变。
“修路+引水”为村容村貌换“新颜”
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出行难、住房难、喝水难、看病难、服务难”等问题,姚子峰先后争取资金1000多万元,解决了一系列民生问题:对破损严重的3公里村主干道进行重新硬化,为15个自然村安装路灯100盏,方便和保障了群众安全出行;将村饮用水对接县城水网,改变群众喝“天上水”的状况;扎实推进19亩新村建设和23亩安置房两个项目的建设,改善了群众住房条件;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和卫生所,方便了群众办事、看病。
说起这些年的变化,岭边亭村老支书潘郑全感慨地说:“小姚为岭边亭村的发展注入了很多心血,正因为有他的加入,岭边亭村才有这么快的发展,如今村民富了,村子美了,人心齐了。”
“输血+造血”为脱贫摘帽注“血液”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姚子峰从提升“造血”功能入手,利用在省法院工作的专业优势,运用法律手段收回百亩长期被村民占有的集体茶园,并对接在北京的茶商村贤,以每年4.5万元价格成功流转集体茶园。他还多方筹措资金160万元,购置店面两间,年增加村财收入6万元,彻底摆脱了“空壳村”状况。
村富起来了,贫困群众更不能落下。为帮助村里的8户贫困户尽快脱贫,姚子峰争取挂钩单位资金20万元,投入乡扶贫基金会,开展贫困户帮扶慰问。引进宁德四丰农村合作社等企业,发展千亩林下经济,建立京三棱药材基地和有机蔬菜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入股或务工等方式增加贫困户收入,帮助贫困户实现靠“外在输血”到“内在造血”的转变,甩掉了帮扶的“拐杖”。2017年,8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三年扶贫使原本“软弱涣散”的党支部变成了带动发展的“动力车头”,岭边亭村也摇身一变成为村财增收示范村。凭着务实为民和扎实过硬的工作作风,姚子峰也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称赞。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