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酿就“甜蜜事业”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杨洋 通讯员 郑婷婷 游晓铃)春光怡人,山花烂漫。4月30日,柘荣楮坪乡彭家山村养蜂户黄秀英一大早便来到村头的蜂场,和往常一样熟练地带好防护具,小心地从蜂箱中取出蜂巢,再用小刀把凝固的成块蜂蜜削下来,放到过滤器皿中进行过滤,然后销售给客户。黄秀英说,这是今年三月份以来,她通过微信接到的第29单,客户来自浙江温州的一位郑姓女士。
42岁的黄秀英是楮坪乡彭家山村人,2015年底,楮坪乡农技特派员陈世凤了解到她家的特殊情况后,建议她养殖蜜蜂。她成为该乡首批试点的“产业扶贫”项目对象。
“以前主要靠种植太子参维持生计,但是缺乏资金、技术,再加上自己和大儿子体弱多病,太子参一直种不多,因此收入也不高。”黄秀英说,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了养蜂之路。
令她没想到的是,养蜂第一年,天公不作美,冬季频下冻雨并持续低温,所养的蜜蜂有的飞走,有的冻死。“总共12箱蜜蜂,损失了10箱。”黄秀英心疼地说。
第一年养蜂遭遇惨败,亏了将近1万元。2016年3月,在楮坪乡扶贫办的帮助下,黄秀英和小儿子杨振去福安、福鼎等地拜师学艺,乡里再为她们联系办理了3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辛苦劳动,黄秀英的养蜂技术日趋成熟,养蜂给她带来较好的收入。黄秀英笑着说,之前种太子参一年最多也就收入7000元左右,但今年第一季度春蜜就销售了1万多元,扣掉成本净赚了9000多元。
今年,黄秀英继续扩大生产,新增蜂箱20个。同时针对市场需求,她推出“封盖蜜”“生态蜜”蜂蜜系列产品。3月底,她又借助网络销售渠道,成功转型做了“微商”。
“只要品质好、定位准,蜂场的蜂蜜根本不愁销路。”黄秀英喜滋滋地说,目前31箱蜂的产量根本满足不了订单需求,她准备再向银行申请一笔5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有了这笔钱,黄秀英的蜂场规模将可再扩大一倍。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