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修到哪里 关爱跟到哪里
留守儿童教育、安全等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宁德路桥建设有限公司结合项目工地施工多处于偏远山区的特点,公司党支部发动青年职工在项目驻地村庄开设寒暑假“一对一”助学课堂——
公路修到哪里 关爱跟到哪里
项目部年轻技术员在项目部会议室开展助学课堂。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张文奎 通讯员 韩金莲 文/图)8月16日,路桥公司柘荣县普通国省干线项目部青年女职工正利用歇工时间,忙着为城郊乡熊透村20多名留守儿童暑假“一对一”助学课堂举办结业仪式做准备。今年暑假,项目部女职工们在工作之余,义务为项目临近村庄留守儿童提供细致周到的助学帮扶,而这一助学传统在该公司已经开展了三年多。
助学课堂公益项目开始于2014年7月,该公司在修筑屏南代溪经熙岭至甘棠板兜公路工程时,村里父母文化水平不高的3名儿童,每到周日都会来到位于甘棠乡下山口村废旧校舍的项目驻地,围着项目部年轻技术员,请他们批改作业、讲解难题。
项目驻扎时间久了,来项目部请教的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经过了解,村里至少半数的家庭,父母中的一方都到外地打工,和留守儿童生活在一起的祖父母有的年迈体衰,有的忙于农活,有的没什么文化水平,不能辅导孩子功课。”路桥公司技术员陈海森说。
当时项目驻地旧校舍设备相对齐全,课桌、黑板等都具备,项目工作人员考虑“废物利用”。于是,在公司党支部的支持下,几间粉刷后的小教室、数十张修补一新的课桌、10余位刚从大学毕业的技术员、30多名放假在家的学生,组成了临时的教学课堂,此后该创新举措就在该公司的其他项目工地进行了复制推广。
“普通公路项目工期一般都要两年以上,且多为偏远山区,我们在修路的同时,注重发挥项目青年职工优势,坚持公路修到哪里,为留守儿童的寒暑假义务辅导就跟进到哪里。”宁德路桥公司工会主席王致辉说。
记者了解到,每期的助学课堂都经过精细策划和准备,在教材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需求,设立了微视频摄制、公路施工流程、手工制作与绘画、生理知识、防溺水、防诈骗等专题课。
“我们老人家没什么文化,而且一般外出干农活就是一天,总担心两个孩子放假在家学坏。现在这些年轻人不但进村修路,还义务帮助孩子们学这么多有用的知识。我们干农活的时候放心多了。”熊透村村民邹圣强说。
屏南甘棠乡下山口村初中男生苏小杰(化名),因父亲长年在外务工,原本在班上排前十位,后来沉迷手机游戏,又不听妈妈的管教,学习成绩落到全班倒数,便开始自暴自弃。项目部技术员知道后,暑假让他搬到项目部同吃同住,暑期结束的时候,孩子不再厌学,学习成绩提升很快。
暑期助学课堂不仅帮扶了留守儿童,更是加深了筑路单位和群众、孩子们的感情,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感恩之心,让他们更深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熊透村留守女孩吴梦婷在助学课堂的语文课上写了一首题为《心路》的诗歌,诗文是这样写的:“14公里的山路不再沿着溪、绕着山、弯连弯、坡接坡的蜷缩,崭新的水泥路面一截一截向前伸展,游客们迫不及待地进村,也迫不及待买走了地里还未熟透的作物,14公里的山路,我不再一路追着载走阿爸阿妈外出打工的车子,他们说,这次回来就再也不走了。”
“看了诗歌后,我很感动,更加觉得自己扎根大山修路的工作非常有意义。”路桥公司技术员范希海说。
通过“一对一”课堂,让宁德市部分山乡留守儿童的寒暑假时间得到合理安排,同时科学利用手机学习软件,不沉迷游戏,又不落下学习,让外出务工的父母安心奋斗打拼。据统计,三年多来,路桥公司分别在福安、屏南、寿宁、柘荣的乡村开展寒暑假“一对一”课堂,已累计为200多名留守儿童送上贴心帮扶。
责任编辑:卓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