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 | 柘荣乍洋:改革激荡乡村振兴“源头活水”
柘荣县乍洋乡坚持把改革作为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内生动力、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挖掘培育五蒲村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注入新动力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柘荣县乍洋乡五蒲村深耕茶叶、油茶和太子参种植,培育特色农业,全村茶叶种植1500多亩、太子参种植约300亩,油茶基地1个、“奇古枝”茶叶基地1个、茶叶加工厂1个、茶叶家庭作坊8家。2022年五蒲村集体经济收入31.2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26元,高于全县水平。
据柘荣县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柘荣县乍洋乡党委坚持把改革作为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内生动力、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探索了一批具有乍洋特色的改革模式,推动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2年以来,乍洋乡党委从组织建设、产业发展、服务群众、挖掘特色四个方面入手,为五蒲村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突出“头雁”引领
加强队伍建设。实施“头雁引领示范”行动,深入实施“能人治村”,选派能力强、业务精的乡干部担任五蒲村第一书记,指导推动基层组织、集体经济增收、乡村振兴等工作。铆定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双提升目标,创新“课堂学+现场教”“线上+线下”教育模式,引导村“两委”成员参与县、乡培训6场次,外出到周宁后洋、屏南龙潭等地参观学习2次。
深化导师帮带。建设县级导师帮带工作室,聘请“全国劳模”郑帮德担任导师,在工作实践中有针对性地传经验、授技能、带作风、促发展,“梯队式”培养后备力量3名,吸收入党积极分子2名,有效建强基层组织堡垒,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落实工作机制。落实“强一会抓三会”“一定三诺”工作机制,村“两委”班子通过集体“亮相”,晒出“竞职、履职、辞职”承诺,谋定5年发展方向和年度发展目标,以履职践诺为抓手,推进村庄合理规划、村集体经济增收、人居环境提升等。
强化党建引领
加强网格管理。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健全群防群治,深化“党建+网格化”管理机制,用好用活党建联盟、村级文明实践所等阵地,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党员作用,采取划片包干做法,将全村划分为2个网格,由“一肩挑”人员担任网格长,熟悉村情的党员担任片区网格员,28名党员主动亮身份、亮职责,在疫情防控、精准扶贫、人居环境提升等综合治理中凸显作用。
强化党员教育。创新以“两约一训一馆两活动”(党员公约、村规民约、家风家训、劳模馆、志愿服务活动、农耕体验活动)为核心的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推行“5+X”主题党日活动和小板凳宣讲活动,引导党员践行“六带头”承诺,进一步增强党员在乡村振兴、服务群众中主动作为的行动自觉。
引领乡风文明。坚持把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相结合,积极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伉俪”等先进典型评选,挖掘村内致富能手、劳动典型、孝德模范13名,通过上墙展示典型事迹,弘扬文明新风,积极营造崇德向上的文明新风尚。
聚焦产业发展
实施产销一体。依托交通便利、生态宜居等优势,建设基层供销网点、“庄稼医院”等,以农资供应、产销对接为重点,为农户提供低成本、便利化服务。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吸引8名乡贤回归,建设茶叶、油茶、中药材、“菜篮子”等农业基地5个,对接草本汤、“奇古枝”“千担村”等企业,实施农产品统植统购统销模式。
发展庭院经济。从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入手,以农户庭院经济破题,打造“五蒲粉扣”品牌,通过升级改造“小作坊”经济,致力培育“一村一品”,依托党建联合体拓展“多村一品”产业发展模式,形成“基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带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
增加村财收入。着力盘活资产资源,用好用活上级补助资金,通过入股企业、盘活水电站、土地开发管护等,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3.21万元。带动全村种植茶叶1500多亩、太子参300多亩、茶叶家庭作坊11家,地瓜粉、粉扣、卷面干等特色农产品年销售量5000千克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20560元,实现村财村民“双增收”。
挖掘劳动文化
提升人居环境。定位“劳动传家、幸福五蒲”目标,探索“党建+基地”模式,在五蒲村建设全县首个劳模教育示范基地和现场教学点,展示“全国劳模”郑帮德艰辛创业经历、造就和传承“柘荣现象”的各级劳模、全县乡村振兴成效成果等,引领社会各界弘扬传承劳模精神。优化村庄功能布局,深耕劳模文化、劳动文化,围绕乡村建设“五个美丽”,先后实施劳模电站“微景观”、农耕广场、竹林休闲公园等基础项目建设11个,人居环境有效提升。
挖掘特色文化。依托现有农耕资源,打造“产、学、游”研学基地,承接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到村开展主题党日16批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传、劳模故事解说、小板凳宣讲33场次,受众500多人。深入挖掘郑帮德劳模故事,拍摄劳模典型事迹电教片《扶贫标兵——郑帮德》,获评福建省党员教育电视片交流活动一等奖。
强化人才培育。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发人才活力上持续用力,注重培养一批以特色种养、经营管理、技艺传承为重点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反哺特色村寨建设,完善农业种植、市场营销、产业经营等各类人才信息16份,摸排在外经营茶产业乡贤22名,通过村庄建设吸引乡贤回归,进一步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来源:中国改革报
编辑:林宇煌
审核:刘宁芬 林珺
责任编辑:林宇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