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服务零距离 科普知识入人心
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气象日主题为:“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连日来,我市各县(市、区)科协、有关部门及宁德气象学会紧扣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气象科普宣传活动,进一步推动气象科学知识普及,增强公众气象灾害防御意识,为筑牢气象防灾减灾防线凝聚更多社会力量。
在福鼎市实验小学柏洋校区,一场由福鼎市科协、气象局联合主办的“携手气象科普,共筑预警未来”主题研学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操场上,科普大篷车展品前围满跃跃欲试的学生,在科普志愿者们引导下,学生们有序参观体验展品,了解无人陆地探测器等气象观测设备相关知识;教室里,福鼎市气象局有关工作人员带来了“智慧气象,科学避险”讲座,与学生们共同学习天气、气候与天气预报,常见的气象灾害,智慧气象等相关知识,努力激发学生探索气象科学的热情。
无独有偶,由宁德气象学会携手屏南县气象局开展的“从宇宙俯瞰气象万千”——“识天诸葛”气象科普活动在屏南县第一中学揭开序幕。现场,市气象学会会长蔡英群以“气象史话”为引入,揭秘气象卫星实现综合观测的工作原理,深入解析了卫星数据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接着,屏南县气象局副局长张家算进行观云识天教学,对照窗外云层,细致讲解云的种类及预示的天气情况,带领学生们畅游在奇妙的气象知识海洋里。
在福安市棠发洋社区,另一番气象科普盛景也同期上演。福安市科协、市气象局等单位走进社区举办2025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活动。活动中,科技特派员、科普志愿者们在社区八角亭长廊设置宣传展台、摆放宣传展品、悬挂主题宣传条幅,向来往居民宣传讲解预警信号以及防灾减灾知识等,发放《气象灾害防御宝典》《气象百问》等科普宣传书籍,并耐心解答居民关心的天气相关问题,进一步加深大家对气象预警和防灾减灾的认识与理解。
从校园到社区,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气象科普活动,在闽东大地上播撒下科学的星星之火。我市以世界气象日为契机,以生动丰富的形式,构建起了气象科普的传播网络,推动气象科学从专业领域走向大众生活,在青少年心中埋下探索气象奥秘的种子,为社区居民筑起防灾减灾的知识屏障,努力让气象科学在助力城市发展、守护人民福祉中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陈莉莉
编辑:邱祖辉
审核:刘宁芬 林珺
责任编辑:邱祖辉
(原标题:气象服务零距离 科普知识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