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企业家的楷模 许家印集恒大之力决战“乌蒙之巅”
熟悉商业史的人都认同一个观点,一位有责任感的企业家,不仅仅能经营好一家公司,更重要的是,能平衡社会责任与财富的关系。
今天的中国,正是一个财富大爆炸时代,企业家们已经在市场上呼风唤雨,但在财富的分配上,像巴菲特、比尔·盖茨这样慷慨地将自己巨大的财富反馈社会的却并不多。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投110个亿到贵州毕节扶贫,并承诺“不脱贫不收兵”的许家印和他身后的中国恒大。
恒大通过做大产业,成为一家万亿级的企业,并且加大对社会公益以及扶贫的投入。同时,在短短几年的时间,恒大逐步拓展了金融、大健康和文旅板块,推出了恒大养生谷、恒大童世界等产品,在市场上成为一家受欢迎的企业。
而恒大在贵州毕节“不脱贫,不收兵”的承诺和不计回报的投入,则让它成为一家受尊敬的企业。
与贫穷“决战乌蒙之巅”
赢得尊敬并不容易。特别是扶贫这样从来都不好做的事。
乌蒙山区是我们国家最大的、最穷的、贫困人口最多的集中连片特困山区,毕节市是乌蒙山区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作为全国“知名”的贫困地区,你很难想象,在北上广深高楼林立,而这里很多老百姓还住在四面透风的茅草屋里,家徒四壁,最贵重的东西就是取暖的炉子和几口锅;不少孩子上学要往返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甚至很多孩子因为太穷,不得不早早地辍学。
“他们实在是太穷了、太苦了。同志们,他们现在多么渴望别人的帮助啊!我们要帮助他们,我们一定要帮助他们。”2017年5月,在恒大集团帮扶乌蒙山区扶贫干部出征壮行大会上,许家印动情地说。
2015 年11 月29 日,《人民日版》在头版头条位置发出《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全党全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文章时,毕节市7县3区、1000多万总人口中,还有92.47万贫困人口,脱贫攻坚的任务非常繁重。身为全国政协常委的许家印就有一个大胆设想:恒大能不能包一个县脱贫?
在全国政协的支持下,恒大将扶贫的第一站选定为毕节市大方县。恒大派出以副总裁为首的调研组到大方县,当调研组将调研情况汇报给管理层后,许家印做了一个并不容易的决定——贵州的贫困,恒大得管;大方的扶贫,恒大得干!他要用一个企业的力量,为中国的扶贫事业尽一份力。
恒大结对帮扶大方签约仪式现场
2015 年12 月1 日,恒大正式决定帮扶大方县。几天后,恒大干了一件中国企业从来没有干过的事,许家印亲自签发文件,恒大地产集团成立了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部门——扶贫办,而且扶贫办主任高配,由副总裁兼任。
许家印更是全程参与。在恒大扶贫办成立几天后,许家印便带着一份30 亿元大单来到大方县,并且选派了第一批287人的专职扶贫团队常驻大方,展开脱贫会战。
用许家印的话说,他要确保到2018年底实现18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要与贫穷“决战乌蒙之巅”。
从大方到毕节,恒大的恒心
扶贫不好做,很多人都知道。
民企的社会扶贫模式有三种:一是公益参与模式,这种模式多是捐赠为主。二是产业开拓模式。产业开拓模式是指民营企业利用现代技术与管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让贫困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到更多市场利润。与公益模式相比,产业开拓模式的成效是可持续的。三是社区综合开发模式。社区综合开发模式是指企业发掘利用农村经济资源与农村社会文化资源,开展促进农户增收、提供公共服务、进行能力建设等多维度扶贫模式。
吸纳贫困户到恒大下属企业就业
恒大援建的蔬菜基地
恒大选择了一条更独特,更有效的路。恒大将上述三种模式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既有公益参与模式,比如设立2 亿元的“恒大大方慈善基金”及建设小学、养老院等;又有产业开拓模式,比如设立了1 亿元“产业扶贫贷款担保基金”,担保总额达10 亿元,同时投入9 亿元,因地制宜建设依托合作社运营的产业基地;还有社区综合开发模式,比如捐资10 亿元,结合新型城镇社会化和新农村建设,建设50 个新农村和一座民族风情小镇。国务院扶贫办有关专家认为,恒大帮扶不仅改变了贫穷地区落后的面貌,更通过市场化手段有机连接,建立起长效持久的扶贫、脱贫机制,为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新路子。
很多企业都有扶贫项目,但恒大却是下了大决心的。在投资方面,恒大可谓不计成本。在大方,恒大三年内投入30亿,通过产业扶贫、搬迁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一揽子措施,目前已经实现8万多贫困人口初步脱贫。2017年,在大方扶贫取得初步成效后,恒大又承诺承担毕节市其他6县3区的帮扶工作,再无偿投入80亿,加上大方的30亿,恒大将投入110亿元的扶贫资金。
在一个贫困县无偿捐赠30 亿,这样的企业少。专门为扶贫抽调数千人,为扶贫出人才、出技术、出管理、出团队、出思路的企业更是只有恒大一家。许家印也说,五年无偿投入110亿对恒大来说不是一件难事,最难的是要派一支能吃苦耐劳、能奉献、能打硬仗,能出思路、能出管理、能出办法、能出技术、能激发当地干部群众内生动力的优秀扶贫团队。
恒大扶贫队员入户调查
精准扶贫要的是接地气,能够深入当地,了解实情,然后对症下药。目前,在毕节,恒大从全集团系统选拔的2108名领导干部和扶贫队员常驻毕节市扶贫前线,派驻到县、乡、村,与当地干部群众并肩作战,工作到村、包干到户、责任到人。两年来,恒大的扶贫队员走遍了毕节的村村落落,仅以入户调查为例,自结对帮扶以来,恒大扶贫队员和当地干部员工一起,已累计走访了毕节全市100多万贫困百姓,通过逐家逐户、拉网式摸查、核实和宣传发动,实现了精准识别贫困户,确保了精准扶贫措施与贫困人口精准对接。
恒大扶贫队伍出征扶贫前线
而在扶贫的过程中,恒大与当地政府开创的政企合力扶贫全新模式也被社会各界赞赏。中国社科院扶贫《扶贫蓝皮书: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7)》指出,在恒大结对帮扶毕节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以及企业管理优势、决策执行效率高的优势,通过政企联席会议的方式,确保政府与企业各司其职、优势互补、高效协作,“在扶贫领域创新性地实现了政府与企业的合作”。
恒大的另一面和许家印的扶贫情怀
恒大扶贫是团队作战,冲在一线的也包括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
结缘毕节后,许家印几乎每年都要深入扶贫点。2015 年12 月18 日,许家印走进了贵州省大方县贫困群众张正英老人家。看着老人一家5 口人挤在3 间漏风漏雨的危房中,许家印当即许下新房承诺。280 天,在经历春夏秋三季的奋战后,恒大常驻大方的扶贫团队终于让张正英老人搬进了位于恒大二村的新房中,不用再忍受下一个冬日的严寒。
搬入恒大新村的孩子们
对于贫困,许家印是有着非常深刻体会的。2017年5月,在恒大集团帮扶乌蒙山区扶贫干部出征壮行大会上,许家印首度披露了童年的贫寒以及成长的经历,从小尝遍生活的苦楚,对贫穷更是感同身受。他靠着地瓜和窝窝头长大,靠着国家每个月14块的助学金读完了大学。
“没有国家的恢复高考政策,我还在农村;没有国家的14块的助学金,我也读不完大学;没有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恒大也没有今天。恒大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国家给的,社会给的,我们应该去承担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回报社会,我们必须回报社会。我们帮扶毕节市,这是我们回报社会最好的平台,也是我们回报社会最好的机会。”功成名就之后的许家印,没有忘记曾经的贫穷,也没有忘记用自己的能力、资源和善良回馈社会。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组织的本质是利他,是激发和释放每个个体的善意,是创造价值和为他人谋福祉。这和许家印乌蒙山扶贫的精髓一脉相承。
英雄所见略同!
责任编辑:孙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