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恋不忘,荷开洋岸坂
宁德网消息(张颖)洋岸坂与莲花结了姻缘。
微信圈里,朋友们无心秀出莲花池为洋岸坂轮番的造势,让我这个有心之人不免在炎炎夏日多了一份小牵挂。
洋岸坂,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小村庄,在七月的三伏天热情地递给我一张名片,我欣欣然接下了它——“莲花”。
我吃过莲藕、莲子,却从未近身与一片莲田凝视过。曾经在诗经中瞥见她清丽的身影:“山有扶苏,隰有莲华”“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她开启了两千五百年间“莲”意象的滥觞,是自古以来文人们洁身自好的一种精神寄托。
站在洋岸坂这片五十亩的莲池前,我仿佛看到了恍若隔世的梦境。莲叶层叠铺展开成一片海子,波浪涌过,粉红的菡萏(含苞的莲花)如一盏盏渔火,在波纹中摇曳着。防腐木搭建的木廊,宛若游龙,曲径通幽。我随着它的引领,走进这片莲池,与每一朵莲花惊喜相窥。
我轻轻翻开一层莲叶,在酷暑之下,下方的叶掌中竟还卧着一颗晶莹的露水,它像躺在蚌腹中的珍珠,在莲叶的呵护下做着水晶般无邪的梦,梦中可有这个村庄的青山绿水闪过?层层莲叶之下,一只蜘蛛在莲柄间已经结好了网,它舒坦地趴在网中央,在一隅阴凉之中,等着自投罗网的小虫。莲柄下面就是浑浊的池水与塘泥了,里面应该就藏着我经常吃的莲藕了。忽然,一只燕子在啾啼之中,以蜻蜓点水的轻,振翅踏叶而过,凌波微步,踏浪而起,矫健地凌空一击,而后稳落在池边的树枝上。
徐徐移行,星星点点的菡萏之中,有好几株莲花已经盛放,笔直的花梗如亭亭的身姿,她的面颊泛起娇羞的红,在她摇荡的眼波之中,我分明读出了“多希望,你能看到现在的我,风霜还不曾来侵蚀,秋雨也未曾低落,我已亭亭,不忧,也不惧”的心思。是啊,现在正是她最美丽的时刻,幸好我不是一位男子,不然会害上相思病的吧——“彼泽之陂,有蒲与莲。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不枝不蔓的脊梁,是莲柄和花梗与生俱来的体态,它们不会为了生存而屈身,从桥栏的空隙弯曲而出。其刚正不阿的性格,从不曲意逢迎,既不谄媚于阳光,也不屈从于风雨,要么傲然地挺立在天地之间,要么以折断之态庄严地归于尘土,“峣峣者易折”,不免让人唏嘘不已!
不经意间,看到廉政宣传栏上的一句“莫怨清廉淡滋味”,在这片应景的莲池中,我捕捉到一丝禅意。长于污淖而独清于天时的莲花,就是以一颗淡泊的心存世,以此警示于人,是再妥帖不过的了。“淡滋味”或许太过寂寞,但“淡”才能致远。譬如,清淡之物可养身;譬如,君子淡以成;譬如,淡而不厌……“淡”可是有益身心的好“味道”,正所谓“大味必淡”。
不知不觉,已步入莲池中央的八角亭内,抬头一望,亭的八角雕刻着八只龙头,似乎就是它们吞噬着骄阳的烈焰。亭内异常得清凉,坐在竹椅上,置身莲花的环抱之中,心不免冷静了下来。幽静之中,风像拨着竖琴一般,拨过山脚的竹林,稠密的声浪带着山水的“龟息”,与满池幽馨的莲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静心休憩之中,我越发想起了莲与佛之间微妙的关系。赖于霍童山“仙巢”的气息,我更愿意相信这一池的莲花是有佛性的,莲花是因、果的共存体,花开有莲蓬,莲蓬出莲子——是一种圆满。西方极乐世界也叫“莲邦”,清净不染方为净土。如此一想,不禁觉得,莲叶田田之中,盛放的莲花,是否都托着一个足心向上的小佛陀,只是我的凡胎肉眼“视而不见”罢了?那朵朵的菡萏是否是一双双红酥手,正虔诚地双掌合十?还有那葱绿的听筒状的莲蓬,是否就是佛耳,在观察世间众生的心声,分析世间音声的虚妄不实?莲池边一片的夯土老房,是否在带发修行?……对眼前的这一切,我顿时心生敬畏。
我忽然能冷眼面对过往,坦然了。这种莲花赋予我的“冷”,让我心如一泊镜湖,照见了自己。
“行到水穷处,不见穷,不见水——却有一片幽香,冷冷在目,在耳,在衣”。
天色渐晚,我别着一瓣的幽香踏上归程,晚霞中的洋岸坂散发着“无量佛光”,正被一片莲池慢慢地托起……在霍童溪沿岸的村庄中,修行出自己婉约含蓄的小美。
责任编辑: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