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旅游

蕉城闽坑村:那一抹醉人的美丽乡愁

2015-10-28 09:55

造型优美的岚翠桥是闽坑村美景的“点睛之笔”。

闽坑村的大宅子里几乎都有一口井,且多仍在使用中。

颇具规模的一座古民居。

五七农业中学(原为创办与乾隆年间的恒珍茶坊。)

闽坑村的秀才会所,当地的教育之风蔚然,历史上曾出过不少才子。 

  宁德网消息(记者 陈健 实习生 傅郑杰 彭煜 文/图)古屋旧祠、池塘古树、灰墙老井,还有说不完的小村故事和遵循了千百年的古老习俗,在蕉城八都镇,就有这样一座古朴、自然又别有情趣的古村庄——闽坑村。在热浪灼人的夏日午后,记者一行驱车从宁德市区出发,一路向北前往八都闽坑村,探寻这个古村落的前世今生。

根据当地文献记载,闽坑村原名“银坑村”,因村内仙过溪流水银白色而得名,闽坑村青山绿水,蝉鸣不绝,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19℃左右。村里到处都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古民居,甚至连历经百年沧桑的石拱廊桥都保存完好。漫步在闽坑村,仿佛一下子就将人拉回到那个没有现代机械、纯手工劳作的古老年代。

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村中一户典型的明清古民居,屋里有高大宽敞的大厅、幽深的庭院,这座古民居极富高墙深院之气势,体现出当时主人非富即贵的身份。

从古民居走出,来到闽坑村仙过溪边上,一条古老的石拱廊桥——岚翠桥映入记者的眼帘。站在桥上,闽坑村古老屋舍的素朴容颜尽收眼底。

据当地村民介绍,岚翠桥是古官道的必经之路,沟通了福安、宁德、福州等地的交通,有八都“丝绸之路”之称。村民引以为豪的这座桥始建于唐代,原是一座木桥,后来历经千百年的风吹雨打逐渐失修,于清乾隆十三年才修补为石拱廊桥。清末,岚翠桥被一场飓风将桥梁吹倒,使来往道路中断。于是,当地乡贤再次筹集黄金千余两,在原址上建起一座单孔石拱廊屋桥。重获新生的岚翠桥为单孔石拱廊屋桥,南北走向,长19.5米,宽4.9米,2003年12月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闽坑村旧时还是远近闻名的产茶村,恒珍茶坊办于乾隆年间,茶叶曾远销福州、天津、广州等地,当年生意十分红火。文革后,改为“五七农业中学”,是宁德地区第一所半工半读的学校。

老物件承载历史,老技能反映生活,老住户传承记忆……走在古朴的古村庄里,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虽让记印象深刻,但据了解,由于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以老人和小孩为主,闽坑村古村落文化如何传承,也成为当地有识之士共同关心的一个大问题。

今年37岁的吴邦镇从小生活在闽坑村,对他来说,这里的山水除了有儿时的记忆外,更有长大后在岁月沉淀中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在外打拼多年的他,如今已创办了自己的农业公司。

吴邦镇表示,闽坑村的历史长久以来只能靠老人们口口相传,缺少记录,但是现在老人们年岁已高,历史记忆也越来越模糊,他愿意为闽坑古村落文化的挖掘保护尽一份力。

在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了闽坑村人对于本村厚重历史的珍爱,他们都希望为后人留住这一片“美好”。

责任编辑:郑城

关键词

闽坑村 石拱 古民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