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时评

让市民不再天天盼“创城”

2018-01-23 09:10 来源:宁德网 姜兰子

宁德时评(姜兰子)去年底,宁德和福安两地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职能部门群策群力,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那时,车行其道,货畅其流,牛皮癣消失了,公厕干净了,占道为市不见了,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市民期盼,“要是天天‘创城’该有多好啊!”

群众的诉求发自内心,足见创城活动深得人心,也说明城市管理者只要开动脑筋、下定决心、科学决策、真抓实干,注重质量与效益,城市是完成可以治理好的。这也证明了一句老话“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市民呼唤天天“创城”,一方面体现老百姓对美好有序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折射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水平以及城市公共设施尚未真正到位完善,落到实处,与群众的愿望有所差距。比如某些地方在“创城”期间,职能部门个个像包公,铁面无私,严管严抓,检查组过后,是否仍一如既往保持“创城”热度不减呢?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创城”期间举全市之力,特别是环卫、交警、执法、工商、住建、城管等等职能部门日以继夜地加班加点,劳心劳力,长持以往,终将难以为继,毕竟人不是机器。所以天天“创城”是不现实的,也没有这个必要,但管理者、建设者和普通百姓都应当时刻绷紧“管理文明、文明生活”这根弦,这样方能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

如何让城市的文明之花常开不败,让市民天天享有像“创城”期间一样宜居、舒适、和谐、有序的好日子,是考量城市管理者的能力与智慧的终极答案。

众所周知,城市业已成为人类的一个命运共同体,因此,要做好以人为核心城市规划,提升城市宜居性。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批和修改都要严格按照同级人大审议的程序规定,加强城市规划委员会建设,拓展公众参与渠道,同时规划必须要有前瞻性。试想,城市规划像橡皮泥,一任领导一个意见,马路修了又补,补了再拆,群众如何安居乐业?

积极化解“城市病”是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和满意度的最佳途径。要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提升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推进系统治理的同时,注重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虚高、水资源短缺以及城市安全管理和应急方面等问题,切不可头痛医头、脚病医脚。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乱停乱放、占道经营、横穿马路、违章搭盖、乱扔垃圾等由来已久的不文明现象以及职能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管理时紧时松,甚至暴力执法,都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盼格格不入。我国目前尚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中依然有推车叫卖、肩挑手提的小贩和农民,政府部门应灵活采取堵疏结合,实施人性化管理,千万不可以一赶了之。

城市不是一天建成的,管理与服务也一样,一定要树立长期的、系统的、全面的治理理念。彻底摒弃粗放式管理模式,构建权责明析、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治理体制,方能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中更方便、更舒适、更美好,切不可把“宝”押在“创城”之时的突击行动。

身为城市的一员,每个人都是一道文明风景线。全体市民都必须牢固树立“城市文明,人人有责;美丽城市,人人共建”的参与意识,像自己的家园一样呵护、建设。倘如此,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检查,还用的着费时费力费财去突击争创吗?

责任编辑:叶朝玉

关键词

城市 职能部门 文明 城市规划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