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时评

习近平眼里的共产党员

2019-04-08 16:47 学习大军

近日,网上有一个数字令人揪心——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间,全国公安机关共有14000余名民(辅)警因公牺牲。可以说,他们是和平年代流血最多、牺牲最大的群体。他们用自己的一腔热血,铸就起平安和谐的金色盾牌;用生命为代价的负重前行,守护着无数家庭的岁月静好。

有人说他们真的很“傻”,还有人说他们“逞英雄”,殊不知,他们只是忠于内心的信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一文所讲到的:“在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尽管他们也知道,自己追求的理想并不会在自己手中实现,但他们坚信,只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持续努力,一代又一代人为此作出牺牲,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正所谓‘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是的,信仰让他们在关键时刻本能地作出了选择。

常言道“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理想信念是根本,若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想舍身忘己,无疑是天方夜谭。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这点尤为重要。习近平在文里说到:“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革命时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条件下,我党正是凭借“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坚定信念,由弱变强,建立起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面对各种挑战,我党能够长期执政,取得伟大成就,靠得仍旧是这种理想信念。作为共产党员,应不求个人所得,但求人民所需,甘愿为人民去吃苦受累,为人民鞠躬尽瘁。老一辈共产党员付出巨大牺牲,开辟出了一个新局面,新时代党员就是要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脚踏实地,建设一个新局面。这是作为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境界,这样的人生也才最有意义。

习近平在文章中还说到:“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再三深入解释,是因为习近平深知广大党员干部对这一概念是否有正确的理解关系到人民幸福安康。试想,如果党员干部都违法违纪、以权谋私、升官发财,那老百姓可能拥他、爱他吗?这样的政党能长久吗?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警惕曾经的信念在物质利益冲击下渐渐垮塌,当起了“撞钟和尚”,甚至“狼狈为奸”;要不时照照“镜子”,看看自己,争取缺啥补啥。时刻将百姓放在第一位,坚定信念、严守规矩、洁身自好,在平凡的岗位中发挥自身作用,为社会发展贡献一己之力。众志成城,才能移山填海。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做出自己的辉煌业绩,自然也就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所在,为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目标就更进了一步。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肯定一路荆棘、险境重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大家长”,习近平夙夜为公、以身作则。他定是不愿听到有人牺牲,但是希望所有共产党人时刻做好准备,在自己的岗位上殚精竭力,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