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两军关系,习近平有新定位
位于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西部的缅甸,是我国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就以“胞波”相称。“胞波”一词由缅语音译而来,原意为同胞,是对中国人的亲切称呼。自1950年6月8日正式建交以来,中缅携手共同走过近70年的风雨历程,友好关系不断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交流日益频繁,双边关系总体向好发展。2019年4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华访问的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双方进行了友好交谈,共话“胞波”情谊。
扩大交流合作,丰富双边关系。在会谈中,习近平说:“当前,中缅关系总体向好发展,各领域、各层次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取得新进展。中方高度重视中缅关系,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愿一如既往同缅方加强战略沟通,深化互利合作,不断丰富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涵,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共同为地区稳定和繁荣作出贡献。”从古自今,中缅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往来都未断绝过,中华文化对缅甸的影响更是深入方方面面,两国有深厚的感情基础。新时期,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缅甸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沿线国家,是中南半岛与南亚次大陆连通的枢纽国家,促使两国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重要,更是为缅甸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坚定两国间的战略合作方向不能动摇,合作双赢成了必然选择。
深化军事合作,打造互信互利两军关系。习近平说:“中缅军事合作是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军要深化务实交流合作,共同打造基于互信互利、并致力于维护两国共同安全和发展利益的两军关系。”健康、稳定的中缅双边关系是区域和平发展的重要环节,中缅安全、发展是双方的共同利益所在。中缅两国深化军事领域的务实交流合作,有利于地区的和平稳定。不管挑拨如何激烈,不管暗剑从哪方射来,中缅的互信要坚定。
致力和平稳定,共同维护边境安全。习近平说:“中方支持缅国内和平进程,关注缅北形势发展,希望缅方同中方相向而行,进一步强化边境管理,共同维护边境安全稳定。”中缅有着20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两国山水相连,中国比任何其他国家更希望缅甸和平进程顺利推进。一个和平稳定的缅甸,不仅是缅甸人民的期盼,对中国的发展与稳定也是至关重要。作为曾饱受战争和侵略的中国人民而言,我们深知和平的重要性,因此,中国的立场很明确,我们一贯尊重缅甸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盼望能早日实现缅北持久和平和长治久安。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将同缅甸就管控缅北局势,维护好边境地区稳定保持沟通、加强合作,为亚洲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