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时评

没有规矩,焉有规则?

2019-09-17 16:57 姜家山

宁德网消息(姜家山) 放学后,一名小学生以钥匙为笔,以停泊在路边轿车为纸,乱涂乱划。车主见后,气急败坏,可面对小屁孩不敢动手,只是破口大骂。家长见了,非但不向人家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反而讥笑车主小肚鸡肠,跟小孩子也较真。

遥想当年,我们也为人子,在外头闹事或跟其他孩子干架,乡邻上门“告状”,不问有理没理,父母总是先批评或责打自家的孩子,然后跟别人赔不是。

如果错在己身也就罢了,而有时往往是自己有道理也要认错挨揍,一万个不甘心,觉得家长是个是非不分的糊涂蛋。长大后,读了孟夫子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习,深感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大多还是讲规矩的。

检视当下,有的家长不像家长,教师不像教师,如何能培养懂规矩守规则的好孩子?我们经常看到家长骑车闯红灯,坐在身后的孩子大叫,老师说了不能闯红灯的,但急功近利的家长熟视无睹,带头违反交通规则;轿车内,父母当着孩子的面,把垃圾随意扔到马路上;个别老师过生日,暗示学生送礼献花,硬生生地把人世间最纯洁的师生情变成了“潜规则”……

有一回,我在游泳池遇到十分尴尬的镜头,有个母亲带一名七八岁的男孩在游泳,孩子十分淘气,不是冷不丁地朝素不相识的人吐水,就是触摸女子的大腿或臀部。

一位年青姑娘被偷袭后,羞愧难当,责问熊孩子没家教,同为女人的男孩母亲却反唇相讥:“他还是个孩子!懂什么,谁让你穿得那么暴露。”男孩母亲的话甫落,众皆惊愕,其中一名游友说,那个母亲是他孩子学校的英语老师。

还有一个故事,说出来沉重得使人伤悲无语。一个孩子放学后高兴地对她的妈妈讲:“我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班上一名学霸昨天出车祸被货车撞死了。”妈妈听后万分惊诧,孩子接着说:“我又少了一个竞争对手。”童言无忌,孩子涉世不深,或许只是受不良影视作品的影响,随口说说好玩而已,可这名母亲却未立即加以严厉批评,教导孩子弃恶向善,却附和道:“那倒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言传身教影响孩子的一生,泱泱大中华上下五千年,人才辈出,这方面的例子俯拾皆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周王朝几位“太太”教子的典故。周文王姬昌的祖母“太姜”,性情贞静柔顺,且极有智慧,教子有方;文王母亲“太任”,端庄诚一,怀文王时,即自开始胎教,史书记载“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文王妻“太姒”,《烈女传》称其“生十男,亲自教诲。自少及长,未偿见邪僻之事。文王继而教之,卒成武王、周公之德”。

规矩是立身之根,规则是行事之本。随着公正公开公平规则意识的深入人心,胆敢破坏规则的不仅为人所唾弃,而且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家庭、学校、社会应该深刻意识到,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无原则的宠溺纵容迁就决不是爱,是最大的害;只有循规蹈矩,老实做人,俯仰不愧天地,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责任编辑:郑力炜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