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时评

接气!习近平与普京连线

2019-12-09 16:39 学习大军

“供气!”

“接气!”

12月2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与在索契的俄罗斯总统普京视频连线,那边下达供气指令,这边下达接气指令,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了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仪式。这条起自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由布拉戈维申斯克进入我国黑龙江省黑河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对中俄两国能源合作有什么样重要的意义?未来如何保证投运安全可靠?中俄关系迈入新时代后,还有哪些合作?

合作共赢的典范,展现工匠精神。在视频中习近平对管道投产通气表示热烈祝贺,向两国广大建设者致以衷心感谢,并指出,“东线天然气管道是中俄能源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也是双方深度融通、合作共赢的典范。2014年,我同普京总统见证了双方签署项目合作文件。5年多来,两国参建单位密切协作,广大工程建设者爬冰卧雪、战天斗地,高水平、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向世界展现了大国工匠的精湛技艺,展示了中俄合作的丰硕成果。”为什么说这是中俄能源合作的标志性事件呢?首先在于管道长度的长,这条输气管道总长8000多公里,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地球半径大概是6400公里,这条管道的长度是地球半径的1.25倍。其次是管道联通两端的两个大国谈判周期长,它的建设谈判持续了18年。这条管道的战略作用十分巨大,因此需要两国具有很强的信任度。2014年之后,中俄战略互信不断加强,所以这五年来,通过一系列合作文件的签署,迅速地结出了果实。这样一条“大动脉”的建设,当然凝结着两国工人的工匠精神和精湛技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在俄方的长度是三千多公里,在中国是五千多公里,过境段由中国负责施工,穿越点、穿越方式到实际的施工需要多重的安全论证。两国的工匠精神保证了这条超大口径、高压力的大动脉顺利联通,的确是一个世纪工程。

阶段性的成果,开启新的起点。习近平指出,“投产通气既是重要阶段性成果,更是新的合作起点。双方要打造平安管道、绿色管道、发展管道、友谊管道,全力保证管道建设和投运安全可靠,促进管道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通气可以说是一个标志性的项目,但同时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一个阶段性的成果。2018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天然气进口国,进口天然气1214亿立方米,而这一年,俄罗斯的天然气产量约为6695亿立方米,占全球天然气产量的17.3%。此前俄罗斯的天然气在中国市场消费中比重很小,主要是向欧洲出口,市场太过单一了。中国做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希望卖方市场能够更加多元,更加有利于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东线管道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每年能向中国输送380亿立方米天然气,占到消费量的14%和进口量的28%。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联通,不仅在经济上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还开启了能源消费的新起点,从环保角度来说,天然气的污染比其他能源低得多,通过使用天然气,中国每年因此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42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2万吨。经济上完成了这份“世界级大订单”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最重要的是开启了一个新的能源结构转变的历史起点。

深化战略协作,迈入新时代。习近平强调,“今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我和普京总统共同宣布发展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一致决定继续将发展中俄关系作为各自外交优先方向,坚定不移深化两国战略协作和各领域合作。当前,中俄两国都处于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中俄关系迈入新时代。希望双方再接再厉,打造更多像东线天然气管道这样的拳头项目,为两国各自发展加油助力,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再往深处看,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不仅满足了能源消费的利益,还体现了两个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国家的一种成功合作。这种能源领域的合作展现出两个相邻的大国之间的相处模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有许多模式,大国和邻近的小国,常常是国强必霸,大国和邻近的大国,则是一山不容二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通气,则证明了大国和相邻的大国,可以有这样良好的互信模式。天然气只是一个基础的能源,在这个能源合作项目之上,可以带动两国沿线地区的全产业链的全方位合作,这不仅对区域性的经济释放出积极的信号,而且提供了一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模式。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同样是中俄两国建交70周年。一条管道联通的不仅是天然气,而是中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输送到邻国,上升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种中国智慧。(文/学习大军,2019年12月2日)微信公众号:学习大军 微信ID:xuexidajun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