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时评

【宁德时评】一“创”难治,何以创全城

2020-06-12 11:26 来源:宁德网

宁德网

6月9日,经过媒体多次监督后,闽东日报社东面蕉城南北路道路中央的一处破损窨井盖终于修复了。

这档久拖不决却事关公众利益的小事发生在创城攻坚阶段,削弱了个别政府职能部门的公信力,估计还可能影响到广大群众参与创城的主动性积极性。

一个受创的井盖都治不好,何以能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难怪老百姓高兴不起来。

且别说6月7日那位骑手,他为了避开一辆并行的货车,重重地跌进这个黑井中,顿时头破血流。我猜测,面对伤痛,除了心有余悸外,肯定指责城市管理者不作为。事实上,我还听说由于破损井盖迟迟不得修复,深深地刺痛了周边的居民。

更让读者莫衷一是、哭笑不得的是,职能部门似乎也在叫冤,我们来重温闽东日报9日的跟踪报道:“市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说,这个井盖属于雨水井盖,应由蕉城区住建局管理,他们已将问题反馈给住建部门。蕉城区住建局工作人员回答,由于职能调整,2019年6月后,部分市政公共设施的运行、管理、维护职能已划给城管部门,该井盖应由城管部门处理,下水管道应由住建局负责。”

我曾经听闻这么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位北方大城市的主官,惊悉由于供暖不足,部分市民险些冻成冰棍。那位领导人找来市热力集团老总问话,不等领导开腔,老总滔滔不绝地说出一大堆理由,为自己开脱。认真听后,领导正色道,你现在什么话都不要说了,明天给所有市民都供上暖气。

一位搞工程的朋友给我算了一钱帐,修复这个小小的井盖,费用不到百元,且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在我国民间,修路搭桥被认为是积德的善举,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哪怕平时名声不好的小气鬼也会凑个热闹,出点钱,尽点力。倘若堂堂城市管理部门面对小得不能再小的破损井盖修复,推诿扯皮,难怪老百姓气愤难平了。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事情始末,前期,职能部门集体“不清楚”, 装聋作哑,等到媒体三番五次密集曝光,某些部门依旧揣着明白装糊涂,不闻不问,对此,群众百般无奈地讥讽“死猪不怕开水烫”。末了,等井盖修复后,亦未见相关部门给市民一个道歉或声明,哪怕是迟到的道歉也好。

稍微有点常识的都晓得,在资讯发达的当下,公开合理地沟通是何等的明智,可偏偏有不少行政机关出错时,一而再再而三地盖着、捂着,等到闹出大问题,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肯道实情,怎能不让公众诟病?这不得不引起深刻的反思!

笔者建议,在众志成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当下,各级行政机关应该立即改变以往试图规避与公众、媒体沟通的弊端,主动增加公众在调查过程中的参与感,这将大大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凝聚力。同时,下大力气纠正多轮的机构改革业己基本解决了职能交叉问题,却不同程度存在职能交叉现象;杜绝行政行为长期缺乏有效监督的乱象,否则一旦恶性循环,就甭怪人们对“不清楚”产生种种猜测与抨击了。

《道德经》有云: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城市,就好像烹调小鱼小虾一样,油盐酱醋料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头,也不能缺位。城市管理者,切记,切记啊!

责任编辑:刘宁芬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