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评:“心肝㦟”种种
郑敬家
一小年青在街头扫码开启共享单车,可连扫两辆都失败了。他气急败坏地找棍子狠狠地击打车把,接着用武打片中学到的连环脚踢车轮,直到把轮轴踢弯、挡泥板踢折。
实在看不下去,便上前制止,同时自嘲将遭遇“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下场。果然,那小子瞪我一眼,嚣张地叫到:“关你什么事!”并做出了连我也要打的架势。
此时,围观行人同声责备小年青太过分了,一位大爷甚至喊话要报警,小子见势不妙,悻悻离开。
如此恶行,用老家的一句俚语来形容颇为贴切,那就是“心肝㦟(㦟意同坏)”。
据我多年观察,共享单车有专人管理维护,但管理不到位维护不周全是家常便饭。其亦属“心肝㦟”的范畴。上周末,我扫了一辆,仪表显示可骑行27公里,可不到一分钟便提示电量不足而半路抛锚,为了赶路,我不得不换上一辆,但两元钱的费用已被收走。
“心肝㦟”对应的是“意、语、身”不善,意不善,用时髦话表达,即意识形态、思想观念出了问题。古人讲“慎独”,独处暗室之中,起心动念都不可以有不好的念想。“慎独”是圣人的境界,一般人难以企及,但人人应该要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
语不善,是指绮语两舌、恶口妄言。孔子说“巧言令色,鲜仁矣”,批判的就是这类人;福安方言“嘴巴讲出去(善言与恶口),肩头担回来(得与失)”,风趣幽默地道出造口业的危害,与夫子的话异曲同工。
身不善即行为不善,泛指所做所为已经危及他人或社会,并造成人身财产损失。佛家所谓“杀生、偷盗”皆因身不善造成的恶业,须彻底戒除。
小时候,尤其在农村,极少看到罪大恶极之徒,偶尔出了些乱子,不过偷鸡摸狗之事。如果谁家的牛羊或金银首饰丢了,那可是大事儿,全村老少都会发动起来帮忙找寻。所以“心肝㦟”一般指平日里手脚不干净或爱搬弄是非之人。
时常看到一种人,手脚似乎停不下来,见到花草树木,便没完没了地折花摘叶子(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放学回家的孩子闲着无聊,硬生生将一株种下不久的小树叶子全部扒光,数天后便枯死了);但凡看不顺眼的东西都可能成为发泄对象,马路上“伤痕累累”的共享单车,凹凸不平的铁门、铁栏杆、木花箱,多半拜这些人所赐。
上述人等尚且够不上“恶贯满盈”或“良心大大地坏”,只是单纯的“心肝㦟”——爱惹事生非的捣蛋鬼。
然而,现实生活中真有天生的“心肝㦟”之人,儿时的邻居便是一例,欺负老弱、损人利己、拈花惹草等等都是他的看家本领。小孩买豆腐回家,他哄骗人家碗底有条蜈蚣或臭虫,等惊慌失措的孩子翻过来看时,碗中的豆腐都在地上了。有一回,我蹲在井边洗菜,他竟然在我的头上放屁,放了就放了,还得意洋洋地四处吹牛。
小学毕业,我到城里上学,多年后回乡时,家人说那个人人讨厌的邻居死了,我十分好奇,那个人高马大、身强体壮,还不到50岁的中年汉子,怎么说死就死的呢?
这或许从古圣先贤那里可以找到答案:“人行善,福虽未至,祸已远行;人行恶,祸虽未至,福已远去”“莫轻小恶,以为无罪;小恶所积,足以灭身”。
按民间说法,“心肝㦟”分无心非和有心恶,无心非大多因不良习惯使然,改了就好;有心恶,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协同教育可以转迷为悟、改邪归正,紧要的是本人愿不愿意真心忏悔、洗心革面。
责任编辑:刘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