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评:多听多问无尤
端木秀
今年中秋节的调休时间为15、16、17日三天,而17日为中秋节,不少人表示16、17、18日放假合情合理,理由很简单:“端午在午,中秋在夜”。中秋是阖家团圆赏月的传统佳节,倘若外地归来的游子,18日便要上班,哪有工夫陪伴家人欢度囫囵的中秋夜?
古人讲,兼听则明,出点子做决策时倘若能够多听听智者长者的意见,兼顾方方面面的利益诉求,便可无咎。单靠拍脑袋决策,凭空臆测,轻则闹笑话,让人诟病;重则劳民伤财,误人误事。
下面的故事千万别当成讽刺剧,相似的案例每天都在我们的身边上演着——
某地稻田出现奇异景象,类似麦田怪圈,引得各路专家纷至踏来考查探秘,风闻还申请到了一笔不菲的科研资金。据了解,稻田的土壤、秧苗、施肥、喷药等没有两样,可是其中笔直的一垄像被施了魔法似的,长势特别好,收获也比邻近稻谷的高出好几成。
两年多来,专家绞尽脑汁,终究找不到答案。一位路过的老太太建议不妨问问稻田的主人,听听人家的意见?专家满是不屑,实在无计可施后,硬着头皮走进田间问询正在耕种的农民。农民指指头上的两排电线,只见电线上落满鸟儿。
专家摇头表示不解,此时,一泡鸟屎不偏不倚地砸在专家脸上。这回终于点醒了专家,原来是鸟儿给水稻施了天然的有机肥!乖乖,专家的脸由原来的怒色,变成喜色,旋即又转成了愧色。
高人在民间。这是无数官员和学者的口头禅,但很多时候,总有那么一些人说一套做一套,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瞧不起老百姓,听不进良言妙策。上述专家一开始便虚心请教农人,就不会上演一出出闹剧,落下被耻笑的尴尬!
庄子说,吾身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的生命与精力都是有限的,做不到事事皆知,不知道没关系啊,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在下活了大半辈子,从未见到正常人耻笑好学好问之人,反倒是那些个半桶水、不懂装懂的人常落下笑柄。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一天问老师:“春秋卫国大夫孔文子这个人,为什么有‘文’的‘谥号’呢?”孔子回答说:因为他生前“天资聪颖又好学,即使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求教也不会感到羞耻,便得到‘文’的‘谥号’了。”
孔子他老人家何尝不如此,《论语》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人家哂笑他“某人的儿子据说是礼的大师,可是到了太庙,什么都问,看来不咋的”。夫子听到此话后,认真地说:“这就是礼呀。”试想,举办国家祭祀大典,自然要事先做足功课——多听多问,确保万无一失;若漫不经心、敷衍应付,一旦出现问题手忙脚乱还找不到解决办法,那才是大大的失“礼”。
记得许多年前一位新闻前辈讲述他们单位招聘记者的小故事:一名从外地来的新聘记者,刚下火车便请求报社派人去接。工作人员告诉他报社的详细地址,让其自行前往,那个年轻人说,他不认路。恰巧那位前辈听到双方的对答,示意同事把电话给他,并对那个年轻人说:“你是来做记者的,记者紧要的本领是听与问,多问无尤,如果连工作单位都找不到,就不用来当记者了。”
当然,那位年青人后来成了著名记者,他牢记老前辈的教诲,把“多问无尤”作为践行终身的座右铭。
责任编辑:刘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