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时评

宁德时评|强农富民: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篇章

2025-03-19 12:48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强农富民:

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篇章

□ 凌语桐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强国必先强农,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不仅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改革的深化以及科技的进步,正共同绘制出一幅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

在江苏泰州市的一家家庭农场,无人收割机在金黄的稻田里笔直地行进,借助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实现了精准收割。这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缩影,更是科技进步为农业赋能的生动体现。同样,在贵州都匀市,村民韦国花通过直播间向全国网友介绍当地的特产糯小米,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到了这份来自大山深处的馈赠,更带动了当地50余名村民实现了“顾家又增收”。这一幕幕场景,正是新时代“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生动写照。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而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发展富民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深刻指出:“发展富民产业,既要立足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也要依靠科技进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还要善于开发和利用‘新农具’提升农业效益、农产品价值。”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根本遵循。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制度基础,其完善与发展是富民产业得以壮大的前提。在这一制度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得以构建,产权明晰、分配合理、利益共享的现代农业、现代产业得以发展。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工作,绿色、有机农产品的数量不断增加,名特优新农产品也纷纷涌现。这些成果的取得,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仅仅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难以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因此,做强富民产业,必须提高产业附加值,而科技创新则是核心要素。在内蒙古突泉县,“气象+高标准农田”智能节水灌溉示范区的建设,让农户通过手机就能查看土壤墒情、气温等实时数据,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精准管理。在山东烟台市,生态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耕海1号”则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海上文旅体验,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也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

产业要富民,不仅要做好生产端,也得做强销售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新农具”不断涌现,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新的平台。四川万源市整合“村村直播”资源,将上万斤“五彩产品”走出大山,销售额达200万元;陕西富平县一博主每年销售花椒100多万斤,最忙时每天用工60多人,每人每天收入约150元。这些“新农具”不仅带动了农产品的销售,更让农民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

当然,促进农民增收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和协调发展理念,多措并举。从惠农金融政策的出台到电商创业就业的鼓励,再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探索与发展,政策同向发力、改革持续深化,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灵活的机制。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农民增收渠道越来越多、增收机制越来越灵,中国式现代化成果正更好地为广大农民群众所共享。

在许多农民朋友眼中,用好“新农具”、干好“新农活”、做好“新农人”,已经成为新时代新农村的“致富经”。他们通过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成为了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在他们的努力下,农村一二三产业得以融合发展,乡村富民产业不断升级,优质农产品供给不断增加,农村资源要素得以激活,更多群众实现了增收致富。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改革的持续深化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时代的“三农”工作必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愿景必将加速成为现实,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必将更加红火、更加美好。

 

 

 

 

“宁德时评”专题专栏

持续征稿中!

 

被采用刊发的稿件
将给予200元/篇的稿费
并颁发电子用稿证书
期待您的投稿!

 

详情请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快来投稿!这个征集活动开始了……》

 

主办:宁德市委网信办
来源:网信宁德 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作者:凌语桐
编辑:邱祖辉
审核:刘宁芬 吴明顺

责任编辑:邱祖辉

(原标题:宁德时评|强农富民: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篇章)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