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评:食者,人要有良心
一位曾任职工商局局长的友人,多年坚持不食鸡翅、鸡腿,亦远离街头油条等油炸食品。他透露,早年带队稽查冷冻食品时,竟发现部分鸡翅、鸡腿已在冷库封存数载乃至十余年;而街边炸物摊贩为节约成本,往往仅补充新油却从不彻底更换老油。
医学专家警示,食用油高温下与空气接触会发生热氧化反应,生成醛类、酮类及氧化物等有毒物质。随着煎炸次数叠加,有害物质呈累积效应。短期危害集中体现在肝肾损伤与消化系统炎症,长期潜在风险则包括致癌性及加速细胞衰老——反复使用的油脂会产生过量自由基,加速机体老化进程。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汉字“食”的甲骨文字形中,“人”形居于“良”字之上,昭示着食物生产者的道德准则:唯有心怀良善,方能源源不断供给安全健康的饮食。
正如古训所言“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恪守天地良心的生产者,必然以真诚为经营之本。那么,我们从诚信出发,确保食物品质优良,进而让吃者安全健康,自然符合人道天道精神了。
有一个成语叫“利欲熏心”,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总有一些人忘了初心,昧了良心,变成黑心肝。
不可否认,在食物生产、制作过程中,的确存在无心非和有心非这两种情形。比如少数农民根本就是文盲,他们甚至弄不清楚农药的使用说明书,乱喷一气;有时早晨刚刚给果蔬茶叶喷洒农药,下午或次日便仓促采收,或自家食用,或上市出售。还譬如不少农民朋友生产腌制食品时,随意添加防腐剂。
上述种种属于无心非。
另一类人明知农残超标、添加剂超量等有害健康,但在利益面前不管不顾了,把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卖给别人,自己不吃。还有那些丧尽天良的不法分子,专门生产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谋财害人。
无心非名之错,有心非名之恶。针对前者,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农业科普教育和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使其知错即改;而后者罪大恶极,必须依法坚决打击。
3月13日,我国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从“完善食用农产品协同监管”“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审查”“加强网络食品销售新业态监管”等方方面面进行规范监管,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决守牢食品安全底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人人重视健康,防范“毒”从口进、“病”从口入的当下,《意见》的出台广受好评。群众表示,好政策更要执行好,落到实处。福鼎是闽东农业发达城市,享有中国白茶之乡美誉,这些年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协同监管机制,尤其在强化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全链条监管合力上可圈可点、有声有色。
据3月17日《闽东日报》报道,福鼎市农业农村局深入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制定出台有偿回收激励措施,推行“谁销售谁收回、谁使用谁交回”管理模式。以全市150多家农资经营网点为基础,构建起覆盖全域的回收网络,推动实现农药包装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去年,全市共回收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41.23吨,超额完成省级下达的目标任务,为食品安全溯源管理提供了鲜活样本。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作者:林晓春
编辑:刘宁芬
审核:蓝青 周邦在
责任编辑:刘宁芬
(原标题:宁德时评:食者,人要有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