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立冬”似“立夏”最高温超30℃

宁德冬天12月才会真正到来 今日受冷空气影响,宁德市又迎来新一轮降温

2015-11-09 08:27 来源:宁德网 林珺

宁德网消息(记者 林珺) 11月8日是“立冬”节气,我国北方的10余省市飘着雨雪,而宁德市却热得像夏天,最高气温超过30℃,市民们重新换上了短袖夏装,出游赏花度周末,还调侃道:“你在大雪纷飞的北方裹着貂,我在艳阳高照的南方露着腰。”

不过,昨晚抵达宁德市的新一轮冷空气,又终结了好天气,今日起,蓝天白云红日不再,阴冷和降雨卷土重来。但这也不意味着“冬”来了,还要再经历几次回暖、降温、再回暖、再降温的过程,宁德的冬天才会真正到来。

你在大雪纷飞的北方裹着貂

我在艳阳高照的南方露着腰

近日,北方多地飘雪,不过在我们宁德,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今天立冬了,朋友们要记得多喝水,毕竟在30℃的大冬天里中暑,那就搞笑了!”这是昨天的微信朋友圈里,市民们纷纷转发的一条段子。没错,现在已经11月了,而宁德市的最高气温还能突破30℃!

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上周末,宁德市最高气温32.5℃,它出现在福安,福鼎、蕉城的最高气温也分别有30.2℃、30.1℃,仿佛集体从秋季又“穿越”回了夏季;而本月初已经需要穿上羽绒服、盖上大棉被的山区县,最高气温竟然也有27℃左右,非常的舒适。

天高云淡,碧空如洗,再加上阳光明媚,暖风熏人,被此前持续一周的阴雨天气闷得快要发霉的市民,借着周末蜂拥而出,或是登高望远,或是公园赏花,在户外尽情地享受着好天气。

“立冬”过得像“夏天”,这样的天气正常吗?市气象台预报员告诉记者,32.5℃的气温,在“立冬”来讲算偏高了,但并不是历史极值,往年11月曾出现过更高的气温。此前根据气象预测,今年11月的月平均气温略偏高,而上周末有可能是今秋最后一次30℃以上的“高温”天气。

脱掉短袖再穿上秋装吧

今天又要变冷了

秋天的天气也是变化无常,好天气总持续不了太久。这不,昨晚又开始下雨,今天又变冷了。

据市气象台预报员介绍,昨晚,一股中等强度的北方冷空气南下抵达宁德市,带来了降温降雨,预计最低气温的过程降温幅度达4~6℃,通俗点就是说,山区县的最低气温又将降至10℃以下,而沿海最低气温则将降至16℃以下。

今日,宁德市大部分县市都有小到中雨,局部大雨,雨一下,更觉得冷,又得穿上毛衣或者厚外套了。明天雨势减小,但天还是阴阴的,时不时飘点小雨,这样的阴冷天气又要持续一周,又是一段晒不干衣裤的日子。

是不是这场雨下着下着,宁德就进入冬天了呢?并不是的。市气象台预报员表示,虽说节气已经到了“立冬”,但宁德的冬天却还没有到,之后还会经历几次回暖、降温、再回暖、再降温的过程。等到了12月,宁德的冬天才算真正开始。

延伸阅读

秋冬交替时节 这些“气象病”须警惕

宁德网消息(记者 吴宁宁) 虽然“立冬”时节已到,但目前宁德市还处于秋冬交替时期,天气由凉爽转为寒冷,人体机能也在发生着变化,不少市民一不小心就患上了“气象病”。11月8日,记者走访宁德市各大医院了解到,进入11月后,随着温度的降低,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明显增多。为此,医生提醒,这些情况都和秋冬交替时的气候特点有关,市民应顺应天气变化,预防“气象病”。

【呼吸道疾病】

上呼吸道感染容易引发扁桃体炎

应注意多吃蔬果多饮水

“近期来我院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较前增多,特别是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人数较以往有大幅增加,这应该与当前的天气有关。”闽东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施建曦告诉记者,目前宁德市正处在秋冬交替的时节,这时病毒细菌都特别活跃,一有机会就会侵入人体,这样的天气人们特别容易着凉引发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也很容易引发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发作期时需多饮水,多吃蔬菜和水果,通大便,同时配合一定的消炎药物治疗可痊愈。”施建曦说,防治方面除了做好保暖、预防感冒之外,孩子、老人等还要少到超市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合。已经患病的人所有上火的东西最好不要吃,喉咙痛时可吃梨子,梨子有退烧、润喉、止痛的作用,可减轻扁桃体发炎的症状,也可饮用热的梨子汁。

【心脑血管疾病】

近半数中风发生在秋末

五症状提示“小中风”来袭

进入深秋,市民普遍感到早晚温差大,脑卒中(俗称“中风”)又成了很多中老年人谈之色变的常见疾病之一。“近半数的中风发生在秋末,故有‘老年人深秋流行病’之称。”据施建曦介绍,秋末冬初天气由凉转寒,气温、气压变化剧烈,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常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血液循环的外周阻力加大,左心室和脑部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此时,血小板也易于凝集而形成血栓,因此极易导致中风的发生。

“有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以及家族病史的老人尤其要当心。”施建曦提醒,中风发作前往往有很多先兆,“小中风”就是典型的“预警”。“小中风”又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如突发的单眼或双眼看不清东西,面部或单侧肢体麻痹、无力、吐字不清、头晕头痛等症状,一般情况下,“小中风”症状持续时间短,往往会在出现24小时内完全消失,发作过后人又“完全正常”,很容易让患者误以为是劳累、疲倦所致,因此常常被患者及家属所忽视。

“然而,由于‘小中风’复发率很高,它对脑血管的损害并不小,患者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控制病情,多会在一两个星期内发生中风。因此,及时发现‘小中风’非常重要。”施建曦提醒,患者一旦出现“五个一过”症状(一过性肢体无力麻木、一过性头痛、一过性视力明显模糊下降、一过性言语不利、一过性的眩晕)时,一定要及时就诊。

【胃肠道疾病】

气候转凉人体肠胃系统容易出现功能失调

防腹泻要勤洗手少外食

除此之外,施建曦还提醒,气候转凉,人体肠胃系统很容易出现功能失调的状况,加上昼夜温差加大,很容易引起腹部着凉,使一些原本就有慢性胃肠疾病的人旧病复发出现腹泻症状,或者造成肠蠕动增强而导致腹泻。

“再有就是,天气转凉后有的人会胃口大开,暴饮暴食,这也是造成消化不良导致腹泻的一个原因。”施建曦表示,秋冬季节气候有利于病菌繁殖,食品易被污染腐坏,食用后可引发各类肠道传染病,尤其是儿童,要当心秋季轮状病毒腹泻的发生。此外,腹泻对老年人的身体损害也较大,老年人大多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出现腹泻后会引起低血糖、心脑血管意外、电解质紊乱等。“由于人对腹泻普遍易感,所以年轻人也不能掉以轻心。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等因素,青壮年出现腹泻的机会也非常多,同样需要引起注意。”施建曦说道。

因此,施建曦提醒,秋后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减少外食,不要到路边摊就餐,不吃生食;有些人喜欢“春捂秋冻”,但尽量还是不要贪凉,要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注意保暖,防止腹部受凉,出汗后要及时用毛巾擦干;规律饮食也很重要,不要饥饱失常,对于那些原有胃肠功能不良的人更要特别注意;再有,一旦出现腹泻每天4次以上,伴有头晕、乏力、口干等症状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补冬”不能盲目补,要因人而异

“立冬”后是吃羊肉还是鸭肉 还得视体质而定

宁德网消息(记者 林珺) 民间素有“立冬补冬”的习俗,不过这“补冬”也是有讲究的,如果胡乱进补,也会影响身体健康。市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赖子建提醒市民,如果想在“立冬”进补,应先了解自己的体质,有针对性地进补。

根据体质来进补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都是重要的节日,而到了现代,民间也延续下“立冬补冬”的习俗,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补食品。相传只有“立冬补冬”之后,到了寒冷的冬天,身体才能抵御得了严寒的侵袭。

赖子建告诉记者,现代人平时的饮食就十分丰富,营养比较充足,其实不需要特别进补。如果确实想在“立冬”这段时间里进补,千万不能盲目。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立冬进补”应根据自己的体质,有针对性地选择温补、凉补、小补、大补。

比如,阳虚体质的人,也就是平时常常手脚冰凉、怕冷、容易累的这类人,就适合“温补”,“立冬进补”可以吃些鸡肉、牛羊肉等,可配以当归、黄芩、枸杞等中药材慢炖。

而阴虚体质的人,也就是平时感觉嘴干、舌苔少、潮热、容易上火、大便干结、睡眠不好的这类人,就应该“凉补”,“立冬进补”时可些鸭肉、兔肉等,可配以生地、白芍、沙参、麦冬等中药材。

“立冬”之后应补肾

“立冬”伊始,对于处于南方的宁德市来说,实际上并没有进入真正的冬季,而是正在深秋,除了进补,还要防“秋燥”吗?

赖子建表示,“中秋”前后,才是补肺、防“秋燥”的重要时期,而“立冬”后补肾为先,市民应多吃坚果类,如核桃、栗子等。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立冬”时节忌食生冷,市民们千万不要吃寒凉的食物,比如说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否则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关键词

立冬 宁德市    降温 冬天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