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关注校园周边食品安全 守住孩子舌尖上的安全

2016-01-20 09:07 来源:宁德网 夏岩缘 林珺

3

小店门前的各色零食让许多小学生流连忘返。

宁德网消息(记者 夏岩缘 林珺 文/图)近年来,随着外来务工人员,本地待业、下岗、返城人员的增多,如今,街边小摊贩、流动摊点的数量越来越多,而这些离市民生活最近的食品销售终端,背后的食品安全问题却令人担忧。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学校周边长期以来都是流动摊贩的聚集场所,而这些小食摊、小卖部的食品安全及卫生状况也成为了家庭、学校和社会担忧的焦点。

此前,本报也曾以《校门口外挡不住的“诱惑”》为题对校门周边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过专题报道。小小一包零食竟有14种添加剂、流动摊贩用已经沉淀了一层黑色油渍的油为学生烹制小食……报道一经刊出,在市民中产生了巨大反响。

而即便在各方的声讨和围堵中,校园周边这些并不卫生的“零食大军”为何最后总能稳住脚跟,继而“死灰复燃”呢?如何有效保障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在今年的“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现象

流动摊贩盘踞校门周边 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每到放学时间,在市区各所中小学门口,总能看到许多背着书包的中小学生三五成群地涌向周边商铺和流动摊点。炸鸡柳、烤羊肉串、香煎豆腐……这些廉价又美味的小食品,让他们迫不及待地拿下,以“犒劳”自己的嘴巴。

近日,记者在放学时段走访了市区各所中小学附近路段,发现不少中小学生手中都拿着各色各样的零食。记者询问得知,这些零食多是学生在校园周边的小卖部或者流动摊贩上购买的,价格多在1元至5元不等。

随后,记者在蕉城三小附近的一家小卖部看到,已被多家媒体曝光的劣质“辣条”仍在货架上销售,而一些“辣条”零食包装表面还有油渍附着,靠近时可以闻到明显的香精和油脂味。小卖部老板告诉记者,附近的小学生都喜欢买“辣条”,销量很好。而当记者询问其是否担心这些辣条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时,该老板则一脸的不以为意,“卖了这么久,也没见出过问题啊!”

同时,记者在蕉城四小对面的公交站点后看到,串串香、糯米卷、煎饼摊等流动摊点也备受学生们青睐。由于生意火爆,一些摊主随手就将垃圾扔在地上,一有风吹的时候,这些地上的垃圾、食品袋便会被风刮起,有的甚至会落到摊主烹制的小食上。此外,记者注意到这些摊位多使用自制推车,而不少摊贩的推车又脏又黑,卫生状况令人堪忧。

对于这些流动摊点的食品安全问题,记者还采访了几位小学生和市民,一位小学生告诉记者,“太饿了,零花钱不多,只能买这些东西先填填肚子。”而一位市民则摇着头告诉记者:“能看得到的都已经这么不卫生了,看不到的就更说不清了。”

家长严防“各出奇招” 多方围堵“收效甚微”

采访中,家长们无不对校园周边的食品安全表示担忧和无奈,为了控制孩子吃垃圾食品,不少家长也是煞费苦心,各出奇招。有家长每日亲自接送,也有家长严控孩子的零花钱,而也有家长表示,虽然他们常常提醒和教育、劝导孩子们远离这些“垃圾食品”,但孩子们的自控力是有限的,所以他们常常也是有心无力。因此,不少家长希望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能加大力度整治校园周边的垃圾食品,给孩子一片安全的天空。

而对于市区各所学校门口的乱摆摊设点、垃圾食品危害学生健康的问题,学校及各相关部门也在多方“围堵”。日前,记者在一小学校门的LED显示屏上就看到“严禁购买零食 保障人身安全”12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此外,记者发现大部分学校在放学时段会派值日老师在学校附近进行督导,但记者看到仍有学生会趁值班老师不注意,跑进附近小卖部购买零食。一名老师向记者坦言:“学校毕竟不是执法部门,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劝导学生,真正要根治问题,关键还是在于取缔校门口乱摆摊设点的问题。”

近日,记者来到蕉城一小学门口时,正赶上城管对挤占学生放学通道的无证小摊进行整治,城管执法人员当场没收了一辆烧烤车,而其余小贩们为了逃避城管执法,全然不顾推车上有正在加热的食物、直接拉着载有滚烫油锅的车飞奔起来。

学校保卫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到放学,很多学生就会跑到学校附近的小卖部、流动摊点买零食吃,家长意见很大,学校也想了很多办法治理,城管也常常来执法,但只要城管一走,这些小摊、小贩又继续挤满了校门口的通道。”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对于市区十余所中小学门口的摆摊问题,城管部门也经常进行打击整治。可是这些摊点流动性大,善于打“游击”,经常是执法部门前脚刚走,他们后脚又摆上了,这也让城管部门十分无奈。

声音

堵疏结合“强”管理

对于校园周边盘踞的流动摊点及其背后的食品安全问题,人大代表黄雅丽也道出了担忧。“校园周边的食品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于流动摊点和一些三无产品,这关系到我们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黄雅丽说。

黄雅丽分析,流动摊点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来自“材料未知”和“粗制滥造”。“这些流动摊点食材进货渠道复杂,从业人员的健康难以监控,食品加工卫生条件难以达标。”黄雅丽还坦言,大部分流动小食摊都存在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的情况,有些摊贩还使用地沟油加工,这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威胁。同时,校园周边也容易成为一些“三无产品”的聚集地,尤其是一些廉价的豆制品,暗藏色素及化学物质,极易影响小学生的身体健康。

而对于校园周边的食品安全隐患屡禁不止的问题,黄雅丽分析主要由于监管力度不够造成的。“比如流动摊点的监管工作主要由卫生、食药、工商、质监、城管、街道办等多个部门共同承担,部门责任不够清晰,这就易导致监管不到位。”黄雅丽说,“还比如一些三无产品,工商常常只对商铺的产品进行没收,但背后的私人加工坊却没有处置,这就导致三无产品仍然在生产。”

就此,黄雅丽也提出了几点建议。她认为,首先要加强对“三无产品”的源头治理工作,坚持取缔一些违法生产的私人加工坊,从源头上封堵假冒伪劣商品进入校园。其次,鉴于小食摊点、大排档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其经营者的背后往往是一家的生计,因此,其认为一味地“堵”只怕难以达到成效,还要以疏为主,加强监管,限制其负面影响。就此,其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小摊点、小餐桌等流动摊点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保证食品安全的监管没有死角。

食品安全“严”把关

“孩子的健康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社会和学校都要高度重视、关心校园食品安全问题,让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市政协委员林红云表示。

林红云说,这几年宁德市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校园及校园周边的食品安全,每年多次联合食品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一定成效。但经过调查,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使用劣质食品和油脂、过度使用调味品、非法使用添加剂、卫生状况差、缺乏食品安全常识等。

对此,林红云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学校(幼儿园)食堂和小卖部的监管力度,加强相关责任人和工作人员食品安全常识的培训,对过度使用调味品的学校食堂进行指导,对使用劣质食品的学校(幼儿园)食堂和小卖部进行查处,对非法使用添加剂和染色食品的学校食堂进行行政处罚并曝光,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同时,工商、质监和食安监管部门对食品包装物不符合规定的,要按照国务院2007年72号文件及福建省2008年37号文件要求进行整治,并加大宣传力度,市面不得出现有害塑料食品包装物,对生产销售不安全食品和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剂,加大检测和打击力度。

林红云强调,食品安全应引起社会和家长的重视,学校(幼儿园)应设立由家长组成的食品安全监督小组,适时进校检查学校食堂和小卖部的食品安全及学生营养工程,对发现的严重问题在家长会上通报。

而校方对学生的营养搭配要科学,食谱一周一制定,留档备案,阳光操作,并加强对少年儿童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引导教育少年儿童不得滥用不安全食品和非法添加剂。

责任编辑:叶朝玉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摊点 流动 食品 小卖部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